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5752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做法这几天一直在忙于北部四镇“小学数学科儿童核心素养培育专题研讨”活动。听取了黄杨镇中心学校方启贵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 ,也听了宽阔、青杠塘、太白等中心学校选派教师上的几堂课以及各个执教教师的简要说课和大家的评课。结合我前此时候在网上观看了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专题讲座。我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习数学,意味着掌握一种用现代科学语言构建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掌握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和数学技能;获得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意识或数学习惯,即数学观念;养成数学品质。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数学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认为可

2、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是一条暗线。只有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尤其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情景问题串的形式,如果不去深入挖掘教材,往往不知给学生教什么,要学生学会什么。如正、反比例这部分内容集中渗透了函数思想.正比例、反比例概念中揭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函数关系。这

3、部分教材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角度研究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小学生能接受的形式和表达方法介绍了初步的函数思想。教师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应通过画图、列表等直观方式,画龙点睛地强调量的“变化”,突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二)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正是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

4、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观点。如学习237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在桌子上摆23跟小棒,然后让学生摆动小棒,设法得出计算结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结果16。他们各自讲自己的思考过程,有的讲:先借1捆,107=3,再将3和13合起来是16根;有的讲:个位3不够减7,取一捆与3根合起来是13根,137=6,将一捆加上6根就是16根;有的讲:学生在亲身感受下,能有条理地讲述计算方法与过程,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出声思考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5、如何移动最好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从而帮助学生是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只要按照操作的过程讲出自己的想法,从中既获得了知识的内涵,又较容易地有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自然结合,学生学得有趣,讲的有劲,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自于生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才是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老师应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活动去理解有关知识,而不是与实际脱节,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

6、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帮助楼内住户每月计算水电费;为室内装修户测量并计算铺地面用多少地板砖,喷涂四壁和屋顶需要购买多少涂料;植树节时根据种植面积和种苗棵树,计算行距,株距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实在、有趣,身边处处有数学,越学越有劲头,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五)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今天,我就着重讲一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1、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

7、内涵和意义(1)、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每节课里都有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和媒体之间,还包括教学内容、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真正的互动,一定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比如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没有真正的动心,没有真正的思考,这只是表层的我问你答。要想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认识,使学生产生自己新的思考。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形成真正的互动。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互动后产生的观点,不是1+1等于2,而是1+1大于2。要想进行真正的互动,学

8、生要先会倾听,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独立思考,再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去说服对方。对方可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会反驳,就这样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两个人互相受启发,如果最后还是其中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可是那个人的观点也经过了检验,经过了另一个人的说法,这个时候两个人互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2)、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而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学生又不断地来反馈以

9、调控教学活动,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互相的促进。它其实也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我们教学实施中,要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就是课堂上我说你听,我留作业,你做,我发出号令,你操作。就像领导训话的时候,是不容易互动的。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真正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产生安全感,才能跟老师有真正的互动。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它的本质就是相互的尊重,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如果真的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其实就已经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我们把它付诸于教学行为的时

10、候,它就能促进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如说单向交流,基本上是老师来说,你来做,表层的好像是一种交流,但是没有实现。要把孩子们的意见反馈回来,作为教师也要思考,应当是双方之间的这种交锋,就是说你有观点,我有观点,包括师生之间,包括生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定得有交锋,如果没有可能就是我传递下去了,你来做,而没有真正实现互动的交流。使静态交流向动态交流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转变。使学生由接受到创新。实际上就是把过去学生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综合的素质教育转变,可能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还有方法的,教学策略的,包括人格的,情感的等等,这样才能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有

11、所收获,这样他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一点一点地教学相长。2、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1)、师生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相互的问答,相互的反馈,激励,合作,以及师生角色和地位的互换,也就是互相质疑。有的时候得在课堂里边装点“傻”,真的,“装傻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老师可以并常常明知故问:“我怎么没想明白呢?”“真的是这样吗?”这样,教师先产生疑问,把教师的思考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在想,产生交锋。只有对起话来,学生才能受到触动。老师讲,学生可以反驳、可以坚持。但是,真正的互相质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选好话题。(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是通过经常用的小组讨

12、论,学生互相评价。其实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就是一种智慧共享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自我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评价别人。评价时多数是以正向评价为主,学生从中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我们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只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反思,学会修正自己,通过这样一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使得他们更好的进步和成长。(3)、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类型(1)、外互动和内互动外互动,主要指的是师生与外界信息传递的过程,那么要想使课堂教学能够取得实效,决不

13、能只限于师生的这种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的活动,我们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特别是教师、学生与外界,比如说刚才讲的媒体、环境、内容等之间的一些互动。通过它的互动扩大学生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也帮学生开阔眼界。整个课堂的“含金量”,学习的有效性,实效性增强。很多学校提倡课前参与,也就是在还没上的数学课,孩子先对这个内容收集了一些信息。比如,讲圆。孩子把这个事已经弄的很明白了,而且还知道,通过计算机已经算到了什么什么程度。各种各样的信息拿到课堂上,这一堂课的信息就非常大,有时简简单单的一个触动是不花时间的。又比如,讲统计。特别是统计意识的培养,像数据的收集,其实很多都是在课前完成了,那么在他们一个具

14、体的情境当中收集信息、数据,然后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他们的信息来源已经不仅仅拘于课堂上的例题,而是大量的生活空间。再比如,讲钟表。认识钟表之前,学生先做了一个特别简单的钟表,或者从家把一个小钟表拿来,这时他已经看到了很多的信息,对于课堂上的互动也是很有帮助的。内互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个体内部信息交流的活动。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就是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它是外部环境在人内部积极能动的一种反映。比如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一张白纸,他有自己先前的经验,像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对外来信息有着不

15、同的内化建构的过程和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同样的信息,经过不同学生的互动交流之后,再次用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给他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过去一说“盲人摸象”都认为是贬义,就是说,你这个人片面。大家都可能上过五年级“数的整除”的复习课,这节课一直以来被很多老师认为这是概念最集中,最枯燥,最抽象的一个单元。有人管它叫“文言文”。其实,我们在这堂课上可以让孩子们各抒己见,那么多的数的整除的概念,经过老师的点拨:“不求全,你们自己试试看。”结果学生仨一群俩一伙的把那些零零散散的概念,整理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图。这个互动的过程,开始的时候,一个学生只说了质数,合数,另一

16、个学生可能说了奇数、偶数,每一个人看到的可能是一部分,但是这就处于盲人摸象的程度,我摸到大象腿的时候,很粗,像个柱子。请问老师们,片面吧?片面,大象怎么想柱子呢,可是您再想想,对这个个体来讲,他只摸到了大象的腿真实不真实?是真实的。我们说这是片面且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是处于摸象的这样一种状态,那永远是片面的,所以呢要组织说象。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一个一个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三言两语,同学互相补充,说着说着,完整的知识网络图就出现了。经过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大象基本上就出来了。说象的过程是什么过程呢?实际上就是孩子们互相启发,共同分享的过程,就是一个真正的互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智慧再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孩子们再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反思的过程。成象给学生什么呢?本来是零零散散的,最后是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