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张汝伦20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45055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张汝伦20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20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20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20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语》导读张汝伦20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张汝伦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张汝伦20(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1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A、论语B、孟子C、孝经D、中庸2【多选题】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D、销量永居榜首3【判断题】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答案:错)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A、论语B、孟子C、庄子D、道德经2【多选题】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ACD)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 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3【

2、判断题】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答案:错)孔子的生平1“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B)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2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D)A、安徽B、陕西C、山东D、河南3【判断题】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答案:错)孔子治学1孔子几岁有志于学?(B)A、12B、15C、18D、202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C)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3【判断题】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答案:错)4【判断题】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

3、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答案:对)孔子从政1【多选题】孔子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有远见的政治举措有哪些?(AB)A、夹谷之会B、诛杀少正卯2【多选题】孔子“堕三都”,针对的是哪三家?(ACD)A、叔孙氏B、赵孙氏C、季孙氏D、孟孙氏3【判断题】孔子认为,臣子必须对君王绝对地服从。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对君主不离不弃。(答案:错)孔子周游列国1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几年?(B)A、13B、14C、20D、222下列哪一个国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没有去过?(C)A、卫B、郑C、秦D、齐3【多选题】孔子晚年从事的最主要的活动是()AB。A、著书立说B、教导学生4【判断题】孔子认为,师生关系是双向

4、的伦理关系,彼此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答案:对)孔子的历史地位1下列哪个称号不属于孔子?(D)A、至圣先师B、素王C、万世师表D、文成公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哪位思想家?(C)A、周敦颐B、朱熹C、张载D、曾国藩3【多选题】孔子的历史功绩在于(AC)A、奠定文明B、统一天下C、教化众生D、制礼作乐4【判断题】孔子认为,修身与治国属于不同的范畴。两者关系不大。(答案:错)周代的社会制度1孔子最服膺以下哪个朝代的政治理念?(B)(一定是B)A、夏朝B、周朝2殷周制度论是哪位学者的作品?(B)A、陈寅恪B、王国维3【判断题】殷周制度论分析了周朝取代殷朝的原因,

5、认为周胜殷在于周朝的统治者制定了富国强兵的制度。(答案:错)奠定文明,教化苍生1“有教无类”的“类”是什么意思?(D)A、类似B、人类C、好像D、类别2【多选题】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是(BC)?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C、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未必会发展。D、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精神文明的退步。3【判断题】孔子认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前提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答案:错)为什么孔门如此重视学1性恶篇出自哪一部先秦经典?(A)A、荀子B、韩非子C、孟子D、论语2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表述了孔子对“性”的看法?(C)A、人性本恶,其善伪也。B、人性之无分

6、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C、性相近,习相远。D、仁义礼智根于心3【多选题】孔子重视学的原因在于(A)。A、唯有学习,人才能培养良好的德行。B、学习改变人的命运。C、不学习,无以光宗耀祖。D、不学习难免被社会淘汰。4【判断题】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答案:错)六言六蔽说1“六言六蔽”的“言”是什么意思?(B)A、语言B、文字C、言谈D、方言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的“绞”是什么意思?(C)A、费心思B、缠绕C、急刻尖利D、狡诈3【多选题】为什么“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AC)A、学了之后,才能爱所当爱。B、仁者爱人,容易受蒙蔽。C、常人之爱常常使其分寸,变得无原则。D、仁者牺牲自己

7、的利益来成就别人,在常人看来,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4【判断题】孔子认为,只有天资不好的人才有必要学习。天生具有善良天性的人没有必要学习。(答案:错)学是生命之学,为己之学1“今之学者为人”的“为人”如何理解?(B)A、为了他人的福利B、为了取悦人心C、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D、为了帮助他人2下列哪种学习最切合孔子论学的旨意?(C)A、学日语B、学习开车C、学习如何孝顺父母D、研究天文学3白虎通把“学”解释成(D)?A、学习B、知识C、实践D、觉4【判断题】“古之学者为己”表明,古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私德。(答案:错)何为学1在下列学生中,孔子评价谁为“好学”?(C)A、子路B、子贡C、颜回D、冉

8、伯牛2“不贰过”的意思是(B)?A、不犯大错B、不重复犯错C、从不犯错D、不要两次责怪同一个人的过错3【多选题】在孔子看来,好学的标准是什么?(AD)A、不迁怒B、入则孝C、出则悌D、不贰过4【判断题】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技能,早日成为有用的人。(答案: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学而时习之”的“时”是什么意思?(C)A、时时刻刻B、经常C、恰逢其时D、准时2“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B)A、练习B、实践C、复习D、习得3哪一个是为学的最高境界?(C)A、知之B、好之C、乐之D、学以致用4【判断题】之所以要“学而时习”,是为了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这样才能学得牢固。(答案:错)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友”?(C)A、同一师门B、性格相合C、志同道合D、同甘共苦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出自哪一部文献?(B)A、论语B、礼记C、春秋D、周礼3【多选题】“益者三友”指的是哪三友?(ACD)A、友直B、友善C、友谅D、友多闻4【判断题】孔子认为,当朋友犯错时,应该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忍让纵容。(答案: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人不知而不愠”的“愠”是什么意思?(A)A、心中不快B、愤怒C、嫉妒D、怨恨2【多选题】“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反映了什么孔子的什么思想?(CD)A、和而不同B、以德定位C、反求诸己D、

10、名实相副3【判断题】孔子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秀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答案:错)得道成仁,非学不可1子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的是?(D)A、文学B、文章C、文字D、六艺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学习的态度(AC)?A、生而知之B、学而不知C、困而不学D、不学而能3【判断题】学习国学最要紧的是要抓紧时间,博览群书。(答案:错)4【判断题】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答案:错)生命之学,为己之学,如何来学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罔”如何理解?(B)A、白费苦心B、迷惑而无所得C、灰心丧气D、不知所措2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

11、B)?A、拥有智慧B、修身养性C、扬名显亲D、报效国家3【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ABCD)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举一反三D、全面发展4【判断题】孔子所说的学,并不是学习客观知识和客观技能,因此单单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学思结合,不能偏废。(答案:对)学的目的是成己成物1人可以通过修身,逐渐成为君子。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理念?(A)A、人性向善B、人性本善C、过而能改,善莫大焉D、学贵自得2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在于(C)A、社会地位B、知识水平C、道德品性D、物质财富3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敝”是什么意思?(D)A、凋敝B、遗失C

12、、残败D、弄坏4“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C)?A、晓谕B、说服C、譬喻D、教导5【判断题】孔子认为,人成为君子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日复一日地修炼。因此,君子是很难实现的人格境界。(答案:错)6【判断题】颜回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这里的“伐”如何理解?(错) 什么是君子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献?(D)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符合“仁者不忧”的意思?(B)A、仁者从来都没有忧虑B、仁者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发愁C、仁者不为他人的事情烦忧D、仁者目光长远,不为眼前的小事烦忧3【判断题】孔子认为,君子是与人为善的好人。(答案:错

1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志于道”的“道”是什么意思?(D)A、道路B、方法C、道理D、天道2“据于德”的“德”是什么意思?(C)A、得失B、品德C、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D、三从四德3朱子把“游于艺”的“游”解释为(D)?A、优游涵泳B、放松自我C、游乐D、玩物适情4【判断题】孔子主张为学之人要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孔子以六艺为教,正是为了培养人的才艺。(答案: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兴于诗”的“兴”是什么意思?(C)A、兴奋B、兴盛C、兴起D、振兴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艺?(A)A、琴B、礼C、射D、书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哪部文献?(B)A、尚书B、礼记C、论语D、诗经4【判断题】孔子之所以把音乐看作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于音乐能够提升人的艺术感。(答案:错)君子不器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哪部文献?(C)A、左传B、战国策C、礼记D、孔子家语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里的“适”是什么意思?(B)A、合适B、亲近C、舒服D、方才3【判断题】“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被一技一业所限制,而应努力学习,使诸多德行全面发展。(答案: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周易曰:“利者义之和。”这里的“义”指的是(B)?A、正义B、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