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4994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伊川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 命题 王文瑞 审核 何光展一、选择题(40X1.5=60分)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形成 官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分封制的崩溃 A B C D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百家是指共一百个思想流派 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 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 B. C. D.3、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4、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

2、,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5、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

3、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7、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8、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

4、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9、“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0、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 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

5、地位显著提高11、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3、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1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

6、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5、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 16.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针对( ) A.儒家学说 B.孔子思想 C.理学宣扬的道统观念 D.明朝专制统治者17. 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主张,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7、( ) 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8.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羲之、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 ) 反传统、反教条 反封建专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A. B. C. D. 19.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20.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 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8、古希腊经济文化的繁荣 古希腊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A. B. C. D. 21.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22.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 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D.知识能充实美德2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A.

9、“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缪之千里”24.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评价正确的是 A.他不像智者学派那样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B.他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C.他的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 D.他的学生完全继承了他的思想25.18世界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 A.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26、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这

10、反映了 A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27、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28、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他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

11、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信盲从29、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阿尔伯提写道:男人应该把对“小事的操心”留给他们的妻子,以使自己能不受牵绊做一些“有男子汉气概的、光荣的事业”。这反映的实质是 A.性别歧视未改变 B.妇女地位的提高 C.男女分工的不同 D.男性责任心增强30、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31、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3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反对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都强调理性 都强调民主和法制都在文学领域多有建树 都弘扬了科学 A. B. C. D.33、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