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44982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配套教学课件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及评价,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医疗保健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数字化已逐步展开。医院的门诊挂号、检查记录、治疗方法等,都已成为医院的数字化基本信息,并称之为医院情报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医院所进行的CT、MRI、CR、DR及常规X线检查等获得的放射诊断影像也都直接成为数字化信息资料,附上诊断报告就成为放射影像情报系统((radi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RIS)。将HIS和RIS总称为医疗保健信息。这些医疗保健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即建立了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我国

2、医院的信息系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PACS已经成为我国医院放射科的建设热点。现已有相当数量的医院已建成,有的还在建设。PACS在放射科内部提供便捷的检索、分析和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但建设PACS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发挥医院信息资源优势,让信息与其它部门、国内的其它单位,甚至包括国外有关单位进行交流、资源共享。然而,病人的基本信息、所属部门、设备分类、检查项目名称、检查部位、诊断名称等尚未标准化,保健信息若不进行规范管理,却是难以进行的。因而,对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有效管理,是当前国内外放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第一节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理念的提出,质量管理理念,是1973年北美

3、放射学杂志上报道了美国尘肺检查有40%的胸部照片影像质量不符合诊断要求,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认为:放射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像质量,而影像形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导致影像质量下降,使影像提供给诊断医师观察的信息丢失,为此,1979年和198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有关放射界人士召开了放射诊断及核医学的质量保证程序认定会议,提出了照片影像质量管理的理念。,198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慕尼黑召开了“放射诊断的QA研讨会”,并于1982年出版了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一书,向世界各国推荐放射诊断质量保证方案,推动了放射影像诊断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QM)工

4、作发展,致使放射诊断影像质量保证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 )在医学影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0年以来,IEC发布的有关医学影像设备与管理标准化文件有:影像诊断部门QA总则、X线CT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X线防护用具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X线间接透视摄影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X线直接摄影装置的日常/定期检测管理、诊断用照片观察器的日常/定期检测

5、管理、乳腺X线诊断装置成像性能的验收检测、MRI诊断装置安全标准、影像增强器对比度及测定方法的标准等几十个。,这些标准化文件的制定对医学影像成像设备质量检测管理有了科学的依据,ISO亦针对医学设备全部质量保证制定了医用器械质量管理方针。欧共体(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CEC)在推动制定“医学影像质量标准”方面作了重要贡献。制定了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a for diagnostic radiographic images),对像质的评价标准又进行改进。这一评价标准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我国的医学影像质量管

6、理活动起步较晚,但通过放射界人士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写的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一书的译文。国家卫生部分别于1993年、1995年颁布了医用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并宣传、推广影像QA、QC的计划和实施方法,推动了我国影像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二、质量管理及质量文化的基本概念,(一)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理念 ISO与医学影像技术有关系的组织是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TC)。ISO很少涉及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由于数字化的保健信息的出现,

7、1998年ISO的技术管理委员会(Technical Management Board,TMB)正式提出确定新的ISO/TC215,即关于在保健信息范围内的ISO进行管理的问题。现正在讨论研究之中。ISO虽然并未具体地涉及医学影像技术质量管理的问题,但它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方法和标准等的理念,对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却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1)质量管理原则:成功的质量管理需要系统管理和透明式管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以病人(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2)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方法原理;过程方法原理,

8、即管理体系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过程方法原理;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原理;管理文件工作原理;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原理;持续改进原理;统计技术作用原理。,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保这些过程有效性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控;监控和分析这些过程,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规划的良好结果和持续改进。,(二)质量文化与质量管理 放射诊断影像质量就是指影像本身能满足临床诊断目的的性质。管理是指指导和控制各组织的相互协调活动,即制定计划及完成计划所进行的一切活动。QM是指制定质量计划并实现这些计划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它包括QA和QC一切活动的

9、全部过程。从实质上讲,QM是一种质量文化(quality culture),它是结合现代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而形成的质量标准、价值及行为准则。质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工作者具有的质量文化水平高低决定了其质量意识及专业道德水准。,(三)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对于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来说,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组织协调活动: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好的影像质量;充分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照片影像;引进高质量的成像设备;影像学科全员参与并同努力开展QA、QC的活动。,开展TQM活动的意义在于树

10、立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明了影像质量既是影像学科全体人员存在价值,又是患者的期待。要开展好这项活动必须做好几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包括影像质量、数量、成本、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进行全员管理,包括对技术人员、行政人员、设备物资供应人员管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对设备性能的检测、技术方法、登记、统计、服务、诊断等活动;进行一切为病人、一切为临床需要思想教育的工作;进行以预防质量事故出现和预防检查相结合管理;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管理;进行严格的遵循科学程序的管理活动。,三、质量管理活动的程序,质量管理活动程序分正常和出现问题的二种管理程序。 (一)正常管理程序 一个医学影像学科的正常管理程序,可利

11、用美国管理学家Deming提出的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ion)的四个循环程序来进行。简称PDCA循环程序(图6-1)。,1计划 包括工作目标、人员分工、成像设备和材料的购置计划、技术路线、方法等的QA、QC等管理活动。制定计划时注意可行性、科学性、稳定性、可定量性和严肃性。 2实施 按计划实施的条件是:人员分工明确、具体;各类人员的职责明确、上下关系明确;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全体人员有章可循;各类人员配置合理,有明确的时效性;各类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好的实施是通过一段运行后形成惯性运行。,3检查 这一个程序是保证计划是否能健康地实施的关键,

12、主要的工作是利用客观的物理评价与统计手段,将实施结果与计划进行对照比较,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总结 当计划实施完毕时,应根据提供的一切技术资料、数据、图表等反映出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对全员进行利益兑现。找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可转移到下一次PDCA循环程序的计划中。 这样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就向一个新的水平迈进一步。上一次PDCA是下一次的PDCA的依据,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二)出现问题的管理程序 管理活动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解决。但解决问题也有个管理程序。 1分析问题的原因 按专业组划分的QC小组,到现场分析应有状态(或称

13、标准状态)与现状之间的差别。然后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是设备还是技术方法、材料、操作人员出现的问题。分析时注意客观数据资料,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防止先入为主;,2制定对策 根据找出的问题及分析的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即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新方案实施计划书,终止以前做法,并按新对策实施; 3确认效果进行总结 在实施新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时,要对效果进行确认,并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了防止质量效果的退化,进一步明确责任人、技术方法、注意点、操作要点,将取得的良好效果稳定下来,形成惯性运行。总结完毕要写成书面的QC活动报告书。若问题未得到全面解决,不要放弃,可以写出阶段性报告,成为进行下一次QC活动的出发点。,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