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44971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论语孟子中病的意义荀子韩非子中的病(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不足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35 子疾病重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912 子疾病重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重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作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不足诸?”152 在阵绝粮,从者

2、病困苦,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19 子曰:“君子病担心,忧虑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孟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重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疲累,困倦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明“昔者

3、辞以病重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重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重病相扶持,则百姓

4、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重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曾子曰:胁肩谄笑,病疲累,困倦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重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担心忧虑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

5、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担心忧虑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我欲屬之狂惑疾病重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又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鬭,何哉?我甚醜之。未可直至也, 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傭。善者於是間也,亦必遠舉而不繆,近世而不傭,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嬴絀,府然若渠堰隐栝之於己也。人主不能不有游觀安燕之時,則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是故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然而兵甲顿,士民病困恼,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忠

6、也。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内者,吾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愿大王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疲也,虚处则然,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弊,心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使齐,未知何如。以臣观之,则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赵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诏以韩客之所上书,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甚以为不然。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

7、之病也,虚处则然,若居湿地,著而不去,以极走,则发矣。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秦与赵为难。荆苏使齐,未知何如。以臣观之,则齐、赵之交未必以荆苏绝也;若不绝,是悉赵而应二万乘也。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今专于齐、赵,则韩必为腹心之病而发矣。世矣。前时五诸侯尝相与共伐韩,秦发兵以救之。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重病,疾也。故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至则乘晋阳之城,遂战。三月弗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阳之水以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大夫羸病重病。襄子谓张孟谈曰

8、:粮食匮,财力尽,士大夫羸病,吾恐不能守矣!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重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 。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记之曰:楚王子围将聘于郑,未出境,闻王病重病,得病而反。因入问病重病,病况,以其冠缨绞王而杀之, 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疾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疾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疾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

9、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疾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重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故曰:守柔曰强。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严遂不善周君,患之。冯沮曰:而韩傀贵于君。不如行贼于韩傀,则君必以为严氏也。张谴相韩,病重病将死。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重病,病况也,以刀

10、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重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重病,得了重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叔孙大怒,使人杀之。二子已死,叔孙有病重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 “子产相郑,病重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献灼;水形懦,人多溺。二子已死,叔孙有病重病,竖牛因独养之而去左右,不内人,曰:“叔孙不欲闻人声。子产相郑,病重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

11、献灼;水形懦,人多溺。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重病,得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秦昭王有病重病,百姓里买牛而家为王祷。公孙述出见之,人贺王曰:“百姓乃皆里买牛为王祷。”王使人问之,果有之。王曰:“訾之人二甲。夫非令而擅祷,是爱寡人也。夫爱寡人,寡人亦且改法而心与之相循者,是法不立;法不立,乱亡之道也。不如人罚二甲而复与为治。”一曰:秦襄王病重病,百姓为之祷;病重病愈,杀牛塞祷。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重病,为之祷;今病在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

12、之祷也。今王病重病而民以牛祷,病重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治、舜也。”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阎遏、公孙衍愧不敢言。居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敢谀也。尧、舜病,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分王病重病,而民以牛祷,病重病愈,杀牛塞涛。管仲有病重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重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 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者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

13、。”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重病,使之事医。父兄贤良播出曰游祸,其患邻敌多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重病。3(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甲骨卜辞、 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2深于比兴、 ,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3 长于描写外交辞令。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 。5“兼爱”、“非攻”是 思想的核心。6先秦诸子中, 善养“浩然之气”。7先秦诸子中, 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的观点。8荀子的 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9鵩鸟赋是 的骚体赋。10枚乘的

14、 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11“破釜沉舟”出自 。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 的主要特征。13 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 提出的著名观点。 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16嵇康的代表作是 。17西晋作家中, “善为哀诔之文”。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 辞仕归隐的宣言书。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 。20孔稚圭的 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 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 的文体改革运动。 22苏轼称 “文起八代之衰”。 23论佛骨表是 的论说文。 24由于唐代 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25鲁迅称晚唐 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26 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27欧阳修的 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 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 散文的风格。 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 的主张。 30 编选了唐宋八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