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44960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8.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多媒体课件第01节(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CT检查技术,X线影像 CT影像,CT:COMPUTED TOMOGRAPHY: 以X线束对体部某一选定体层层面进行扫描, 测定透过的X线量, 数字化后经过计算得出该层面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 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CT机装置,CT(非螺旋)扫描模式,CT优势: 图像无重叠,断面图像 高密度分辨力,0.1%0.5% 的X线吸收系数的差异 观察组织血供 数字化图像 ( voxel 体素 pixel 像素 ) 容积采样实现各种重建、重组技术,1972年Housfield设计成 1989年螺旋CT(spiral CT,SCT) 1991年双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 40年来发展迅速

2、,第一节 CT检查方法,一、CT普通扫描,平扫(plain scanning)不用对比剂 基本扫描方式 1.非螺旋CT扫描 轴位扫描(axial scaning) 序列扫描(sequences scaning) 球管围绕病人旋转的运行轨迹成一个个独立的圆形,1.非螺旋CT扫描,管电压 120140kV,管电流70260mA 扫描时间620s,矩阵512512,层厚510mm,层距510mm,连续扫描 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 在非螺旋CT机和螺旋CT机上都可实施 图像信噪比高,质量好 颅脑、椎间盘的常规扫描常选用非螺旋扫描,2.螺旋CT扫描,单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 滑环技术,球管与探测器系统连

3、续旋转 球管围绕病人旋转的运行轨迹成螺线形 容积扫描(volumetric scanning),2.螺旋CT扫描,扫描速度大幅度提高 减少呼吸伪影,避免了漏扫 容积扫描数据,图像重建、重组 管电压 80140kv ,管电流 50450 mA 扫描时间最长可连续曝光100s 层厚通常在110mm,2.螺旋CT扫描,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 双层、4层、8层、16层、64层、320层 探测器多排,X线束锥形 一次采集可同时获得多层CT图像,2.螺旋CT扫描,宽探测器结构:提高扫描速度与效率 射线利用率提高 减少球管负荷 降低球管损耗 MSCT在设备方面比SCT有很多进

4、展: 旋转方式 X线球管 计算机 减少容积效应和生理伪影 扫描速度提高 缩短检查时间 数字化影像 薄层图像 图像后处理 图像更加清晰、直观和逼真 在许多临床应用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3.双源CT扫描,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 双球管和双探测器系统+多层螺旋CT 两个球管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分别使用,3.双源CT扫描,当心脏成像、双能减影和全身大范围扫描时,可采用两个球管同时工作,一般的扫描可只用一组球管探测器系统工作 进一步提高扫描速度和时间分辨力 心脏的CT检查 减小对心率的依赖 双能量成像,thin slice scanning 层厚小于5mm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主要

5、用途: 较小组织器官如鞍区、颞骨乳突、眼眶、椎间盘等 检出较小病灶,如肝脏、肾脏等的小病灶,胆系和泌尿系的梗阻部位等 观察较大病灶的内部细节 拟进行图像后处理 薄层扫描信噪比降低 通常需增大扫描条件,4.薄层扫描,层距和层厚的关系 层距=层厚 连续扫描 序列扫描 层距小于层厚 重叠扫描 层距大于层厚 间断扫描 CT检查常规使用连续扫描 肺高分辨扫描通常使用间隔扫描 重叠扫描现已少用,5.连续扫描、重叠扫描、间断扫描,target scanning 放大扫描、目标扫描 提高了空间分辨力 主要用于小器官和 小病灶的显示,6.靶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 薄层扫描,大矩阵、

6、骨算法重建图像,获得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力 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120220mA,层厚12mm,层距可视扫描范围大小决定,可无间距或有间距扫描,矩阵通常512512,骨算法重建,7.高分辨力扫描,主要用于小病灶、小器官和病变细微结构的检查。如肺部、内耳、颞骨乳突、肾上腺等小器官 HRCT需使用较高的曝光条件,7.高分辨力扫描,肺高分辨力扫描 (WL-600,WW1000) 肺高分辨力扫描 (WL-650,WW1600) 常规肺扫描 (WL-650,WW1600),quantitative CT,QCT 利用CT检查来测定某一感兴趣区内特殊组织的某一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扫描方法 用于测定骨矿

7、物质含量,监测骨质疏松或其它代谢性骨病病人的骨矿密度 标准密度校正体模 专用软件,8.定量扫描,LDCT low dose CT 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扫描X线剂量进行CT扫描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X线吸收剂量,并且减少球管损耗 成人胸部健康体检、肺癌普查、肺小结节病变随访、眼眶、鼻窦及儿童颅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很大的作用。,9.低剂量扫描,胸部常规CT扫描200mA,胸部低剂量 CT扫描 30mA,双源CT两个球管发射不同的能量 (如140kv和80kv) 两种不同的能量对不同的组织的衰减值不相同,如: 80kV: 骨骼CT值670HU 对比剂296HU 140kV:骨骼CT值

8、450HU 对比剂144HU,10.双能量成像,对血管增强与骨骼进行直接减影;对某些组织如肿瘤进行特征性识别;可对体液成分进行识别;可对不同成份的结石进行鉴别,等。,10.双能量成像,DSCT对骨骼与增强血管减影,减影前VR显示 骨骼及血管影,减影后VR仅余 血管影,CT fluoroscopy:CT快速连续扫描的同时,进行高速图像重建和连续图像显示,可以达到近似X线透视的实时观察图像的效果。主要用于CT导向穿刺活检。 CT导向穿刺活检: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内,进行组织活检、抽吸、注入药物等诊断、治疗的手段。,11.CT透视及CT导向穿刺活检,能在CT扫描的同时观察针尖的位置与病灶的

9、关系,操作者可以实时、快速、准确地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直至刺入病灶。 提高了病灶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减少穿刺的次数、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 不足之处:术者接收X线辐射和患者局部X线照射量较大、穿刺针的金属伪影、重建伪影、图像显示延迟等。,11.CT透视及CT导向穿刺活检,contrast enhancement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扫描 增强扫描增加了组织与病变间密度的差别,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还可动态观察某些脏器或病变中对比剂的分布与排泄情况,根据其特点,判断病变性质。可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性病变等。

10、 临床应用普遍,二、 CT增强扫描,(一)对比剂 contrast agent;contrast media 1.对比剂的类型 三碘苯环的衍生物 离子型 非离子型 单体 二聚体 离子单体渗透压约15001600mOsm/kg 非离子型单体渗透压约500700mOsm/kg 二聚体对比剂渗透压均比相应单体减半 对比剂的浓度多为300400mgI/ml,二、 CT增强扫描,临床常用对比剂的名称及特性,2. 对比剂毒副反应和过敏反应 对比剂进入体内,有化学毒性、渗透压毒性、免疫反应、离子失衡、肝肾功能损害等毒性反应,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循环停止等,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对症治

11、疗。 增强扫描前:过敏反应史,碘过敏试验,签名,碘过敏病人禁做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后观察30min后再让病人离开。 部分非离子型对比剂已不需做过敏试验。 增强扫描过程中和扫描后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反应。,(一)对比剂,3.对比剂的注射方法及用量 用量1.54ml/kg 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射 静脉团注法 2.53.5ml/s 80100ml 快速静脉滴注法 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一)对比剂,1.常规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按普通扫描方法扫描。 一般采用静脉团注法注入对比剂,注射速度2.53.5ml/s,注射总量80100ml。,(二)增强扫描的方法,2.动态增强扫描 dynamic contra

12、st scanning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扫描,研究病变血供的动态变化特点。 对比剂采用团注法静脉注入。 扫描方式:进床式动态扫描 同层动态扫描。,(二)增强扫描的方法,3.延迟增强扫描 delayed contrast scanning 常规增强扫描后延迟一段时间再行扫描 可延迟715min或46h不等 观察组织与病变在不同时间的密度差异,可用于肝脏小病灶的检出及肝癌和肝血管瘤之间的鉴别及肾盂、膀胱病变的显示等。,(二)增强扫描的方法,(二)增强扫描的方法,4.双期和多期增强扫描 一次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血供的不同时期,对欲检查器官进行两次或多次扫描。 扫描方法:平扫

13、,选择范围,设定扫描程序和时间;对比剂80100ml,生理盐水3050ml,建立手背静脉通道。注射流速2.54.0ml/s,团注法。同时按下注射开始键和扫描键,进行两次或多次扫描。 准确显示不同时期组织器官及病灶的血供特点,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能力。,(三)增强扫描的应用,增加了组织与病变间密度的差别,更清楚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有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 可观察血管结构及血管性病变。 判断病变性质。,(三)增强扫描的应用,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扫描层面,保证了多期扫描的扫描时间更准确;提高了对比剂的利用

14、率,对比剂用量相对减少;在心脏检查时,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学的显示;在脑、肺、肝及肾脏病变的CT灌注成像及功能分析方面也显示出很大的潜能。,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实质是血管的增强扫描,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快速连续的薄层扫描,并经重组得到血管的直观图像 多层螺旋CT,螺距0.32 层厚0.51.5mm,重建间隔0.51mm 矩阵512512,三、CT血管造影,碘对比剂,浓度300mgI/ml,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团注法注入,注射速度3.54.5ml/s,注射总量801

15、00ml,对比剂注射后常紧接着注射3050ml生理盐水。 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进行快速薄层扫描。,三、CT血管造影,团注追踪智能触发技术自动触发扫描。 根据经验值确定延迟时间进行扫描。 小剂量对比剂预扫描试验确定延迟时间。 CTA准确确定扫描时间非常重要,过早扫描-靶血管的起始段不显影,过晚扫描-靶血管显影浅淡。,四、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 属于CT功能成像技术,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来分析局部器官或病变的动态血流变化,并以图形和图像的形式将其显示出来。 MSCT,团注水溶性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专用灌注软件处理和分析。,四、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t

16、ime-density curve,TDC) 血流量(blood flow,BF) 血容量(blood volume,BV) 相对组织血容量(relative blood volume,rBV) 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 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 脑血流灌注: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肿瘤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等。,五、实时增强监视,增强扫描时对一定解剖区域的CT值进行监视,并根据CT值的变动来自动触发预定的扫描程序 辅助手段,软件 团注追踪(bolus tracking)技术:主动脉根部、颈内动脉 CT值阈值80100HU 实时增强监视:准确掌握扫描时机,六、PET-CT,1.工作原理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和CT的有机组合。 正电子药物示踪剂 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