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4949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中考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和应考技巧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

2、109nm 例:45m=4.510-5m 0.23dm=2.3107nm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5、

3、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来计算,切勿利用V=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t=2.5s 后半段时间为:t=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3.3m/s二 声的世界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二、 乐音与噪声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2、 声音的三大

4、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关。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 超声与次声1、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

5、用(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m/s)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 =2 解得S=727.6m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三 光现象1、 光的

6、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 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3条)(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4) 作图:(如下)3、光的折射:(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

7、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2f:物大缩小 u=2f:物等等大 u2fu32cm即选D。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 放大倒立的实像五 密度与浮力1、质量 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

8、衡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2、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 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3、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 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则该物体的密度为(=1 103Kg/m3)。 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法4、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

9、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 (1) F浮= (2)浮力等于视重之差 5、浮沉条件 (1)当浮力小于重力时 下沉 (2) 当时 下沉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 悬浮 当时 悬浮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 上浮直至漂浮 当时 上浮直至漂浮 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受力分析),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浮六 压强学情分析 对于本章的学习,学生对公式的变形及流速对压强的影响理解比较不深入,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掌握较好。教学目标 1、掌握压强公式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2、灵活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 3、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4、知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1、压强

10、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1)压强公式: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 (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如:铁轨上垫枕木)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P=g h (其中h表示深度:即从液面往下数) (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F1/S1=F2/S2) (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不均匀),其数值为 1标准大气压(1atm)=1.01

11、3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 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七 简单机械学情分析 对力臂的判断不够准确;对有用功、总功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滑轮组能省几倍力和费几倍距离掌握较好教学目标 1、清楚不同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能准确判断支点、力臂及杠杆所属的种类 3、理解做功的概念,掌握有用功、总功及效率的计算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杠杆及其分类 1、能绕某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这个绕着转动的点称为支点,支点到力作用

12、线的距离称为力臂。 2、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 动力小于阻力的杠杆 为 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动力大于阻力的杠杆 为 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动力等于阻力的杠杆 为 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和作用及滑轮组 1、滑轮的作用: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 省力情况:动滑轮上的绳子条数为n,则省n倍力,即F=f/n,其中f为阻力(包括物重、滑轮重、摩擦等),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有F=G/n 费距离情况:省了n倍力就要费n倍距离,即s=nh 3、做功及效率的计算 做功:W=FS,其中若F与S垂直则力F不做功 效率的计算:(1)有用功(对目的物所做的功):W有=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