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4943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本资料收集整理了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开封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焦作市、信阳市等市和部分重点名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适应性考试、模拟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一、选择题1(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35)下表为20012008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统计(单位:件),这在客观上反映出()A 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兴起C反全球化浪潮再次兴起D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2(2016河南周口期末32)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然而在21世纪初,一

2、股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斗争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展。反全球化从发达国家开始主要是由于全球化时代()A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B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平台C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D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3(2016河南驻马店期末24)英国学者罗德里克曾说:“全球化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它增加了对国家提供社会保险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国家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的能力”。这反映出全球化下()A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益减弱B社会福利建设面临严峻挑战C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加深D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4(2016河南洛阳期末30)1971年12月份,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

3、元,到1973年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A觊恩斯主义的盛行B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C与苏联的长期争霸D美国经济的逐渐衰退5(2016河南洛阳一模32)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C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D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6(2016河南洛阳一模31)1960年,英国、瑞典、瑞士、娜威、丹麦、葡萄牙、奥地利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后来成立的欧共体相比,欧

4、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显著特点是()A未实现政治一体化B签约成员国数量少C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D区域合作程度较低7(2016河南开封一模35)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8(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复习前期摸底25)下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5、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9(2016河南洛阳上学期期中32)2012年以来,希腊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债务危机,国家面临着无力偿还外债的信用危机。按照国际惯例,帮助希腊渡过债务危机向其提供援助的应是()A联合国与欧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C世界银行与欧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10(2016河南洛阳上学期期中31)下面图表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表反映()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11(2016河

6、南八市重点高中9月质量监测24)在19891996年期间,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 促进了经济合作B加强了对违规成员国的制裁C形成了关税同盟D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12(2016河南南阳上学期期中33)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13(2016河南南阳上学期期中313)吴于廑、齐世

7、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二、材料阅读题1(2016河南洛阳期末3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末第一次正式形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性货币体系,该体系实际上是以英镑为中心的。客观地说,世界需要一种通用的货币。一旦某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成为通用货币,这样的通

8、用货币不仅能够简化汇率的计算,促进贸易的发展,它还具有很强的价值尺度,让全世界都懂得这个国家的“价格语言”。宋泓均、高强著货币变局材料二 下图引自2010年01月东方证券的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美元如何影响世界一文。材料三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将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将继续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随着“美元圈”、“欧元圈”、“人民币圈”等主要经济圈的形成,届时的国际货币也将主要以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货币为主,从而真正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摘自2008年11月29日中国光大集

9、团董事长唐双宁在亚洲金融年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国际货币体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9分)(2)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说明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趋势。(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6分)2(2016河南南阳上学期期中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了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建立以失败告终,一体化进程受挫。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体化进程复兴

10、。1959年,英国倡导并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1963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条约可直接在成员国适用的原则一一即直接效力原则。1964年,欧洲法院通过判决,确立欧共体法律与任何国内法冲突时优于国内法一一即最高效力原则。1965年,共同体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合并条约,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个共同体加以合并。1967年,合并后的欧洲共同体成立。197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第一次扩大,丹麦、爱尔兰和荚国加入。1979年,欧洲议会第一次直接选举,并通过驳回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预算以证明其行使权力的意愿。材料二 第B条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本条约

11、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力和利益的保护;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上的紧密合作关系;保持完全的集体一致,并以此为基础,按照第N条第2节所确定的程序,考虑本条约所引入的合作政策和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需要修改,以确保共同体机制和机构的有效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节选(1992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至7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马

12、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背景及欧盟的目标。(7分)3(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9月质量监测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麦迪森的估计,从15001998年,全球GDP增长了136倍。1998年的世界GDP总量是1870年的30倍。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世界经济的表现又明显优于以往任何时代。1998年世界的GDP水平相当于1950年的6倍,年增长率达到39%。与此相反,1820195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6%。而1500182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3%。假设按03%的年增长率要使世界GDP翻一番需要350年。然而20世纪后半期以来,很多国家发展速度让人惊讶,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在不

13、到30年,日本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产值就翻了一番。很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在710年的时间里就能实现产值翻番,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BDC6-10 DACBC11-15 ACC二、材料阅读题1.(1)变化:英镑作为国际性货币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美元所取代。(2分) 影响: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地化及其在二战后的国际影响力;(2分)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推动了二战后美国世界政治经济霸主地位的确

14、立;(3分)促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分) (2)趋势:由单一货币体系向“一主多元”,再向国际货币的多元化转化。(3分) 因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间金融合作加强。(6分)2.(1)特点:以西欧国家为主导以经济一体化推动欧洲一体化;时间长,过程曲折,屡遭挑战建立超国家权利机构成员国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每点1分) (2)背景:欧共体经济不断发展,成员国合作进一步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每点1分) 目标: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实施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保护国民的权益;密切司法内务合作;实行集体一致原则。(每点1分)3.评分说明: 等次及得分 评分标准 一等(710分)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46分)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03分) 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示例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2分) 理由:16世纪20世纪上半期全球化虽有发展,但未获得实质突破,所以全球GDP虽有增长,但不迅速。20世纪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