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4773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版-五年级下期中复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第一课:勤奋自学成大器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江苏 金坛人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少年时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课文是从三个阶段来记叙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华罗庚就爱埋头琢磨数学题,失学后的华罗庚通过自学,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的华罗庚发表论文,震惊中国数学界。学习目的:领悟华罗庚在自学道路上,尽力克服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1、复习11小节。(1)勤奋自学的四个方面:抓紧时间自学;专心致志自学;克服困难自学;坚持不懈自学。(2)阅读新体验

2、1 “成大器”是什么意思?课文写谁“勤奋自学成大器”?他是怎样“勤奋自学”的?请你带着问题,较快地默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答:“成大器”是指成为能担当大事的人物 。课文写华罗庚“勤奋自学成大器”。华罗庚抓紧时间自学:通常,等卖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专心致志自学: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克服困难自学: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坚持不懈自学:

3、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2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1) 写出句中的一组近义词:仍然和 仍旧 (2)“全然不顾”的意思是完全不顾虑,从“全然不顾”能看出他自学时十分专注 。(3)“挥汗如雨”的意思是汗出得特别多,从“挥汗如雨”能看出他 攻读数学时十分勤奋,不怕艰苦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8节,说说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答:课文第1-8节写的华罗庚十岁左右因专心演算一道数学题而得罪了买笔的顾客的小故

4、事。它形象地反映了华罗庚自学时的忘我境界,华罗庚能成“大器”,正是这样无数次专心自学的结果,所以作者用这样的一个典型事例,不仅使课文能吸引读者,更重要的使中心表达得更具有说服力。2、说写双通道: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

5、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复习第二课:鲁迅与时间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课文开门见山,先用了不少具体的数字叙述了鲁迅一生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接着分别从“熬夜写作”和“除夕工作”两方面具体介绍了鲁迅

6、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两节都运用了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举例)的方法来介绍。最后,通过鲁迅说的话凸现了他作出的所有的巨大贡献都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全文用了一系列的具体数字有力地说明了鲁迅是一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而时间在这样的人的面前总会是有的,时间带给他的是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学习目的: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1)写作方法:先概括后具体。(2)比喻句和鲁迅除夕做了哪些事,用表格填写。年代 编写 字数1925年除夕 编成华盖集、 题记 12001933年除夕 编成南腔北调、 题记 1000多1934年除夕

7、译小说少年别,写“译后附记”1935年除夕 编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后记 近10000表格中的具体数字说明什么? (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2、鲁迅两句时间名言的含义。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含义:海绵中能挤出水,繁忙中能挤出时间。时间是掌握在人的手中的,一个人只要抓紧时间,再忙也会有时间的。名句: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含义,每人得到的都一样,但勤奋的人能做很多事情,为人类作出贡献;而懒惰散漫的人,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一事无成。3、积累有关时间的名言二句。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8、莎士比亚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4、鲁迅简介和作品。鲁迅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华盖集、南腔北调、且介亭杂文二集以及翻译的作品少年别。5、阅读新体验1、 读读背背(1) 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课文又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答:鲁迅对待时间的态度是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从鲁迅繁忙中挤时间和过年过节依然辛勤工作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鲁迅先生时如何珍惜时间的,繁忙中挤时间,重点写鲁迅熬夜看书的习惯;过年过节继续工作,重点介绍了鲁迅在每年的除夕夜编集文章的习惯。前者可以看出鲁迅连睡觉的时间也尽可能挤出来看

9、书写作,后者则是挤出了一般人休息、玩乐、“喝咖啡”的时间;前者可以看出鲁迅怎样对待一天的时间,后者可以看出鲁迅怎样对待一年的时间。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全面展示。(2) 背诵课文第2节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dn)儿,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2、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带点字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

10、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答:句中“往往、总、才、一直”都是副词、起限制、强调等作用,使语义表达得更准确、更有感染力。3、 结合课题,想想课文为什么用上一系列具体的数字。答:文章中每一节都有数字。第1节中的数字说明了鲁迅一生短暂,但“遗产”惊人640万字是怎样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然后联系鲁迅18年(19181936)的写作时间,感受鲁迅的勤勉。第2节中通过表示时间的数字,具体写出了鲁迅挤时间的特点。第3节中年份和写作数量的列举,则充分说明鲁迅除夕辛勤工作的成果。第4节中“24小时、一天、一生”这些数字,鲜明地概括了鲁迅对时间的态度,以及一生贡献巨大的原因。课题

11、是“鲁迅与时间”,课文用许许多多的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这样写,表述精确,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复习第三课:失去的一天 作者:苏联著名作家 苏霍姆林斯基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的道理。全文主要写了妈妈下班后发现佩佳在一天内没按要求种树,读书,只是睡觉、吃鲜果、嬉戏,便让他去看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羞愧。告诉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失去的一天是本单元唯一的一篇叙事明理的文章。课文抓住这一年龄段学生容易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特点展开情节,通过主要人物佩佳游手好闲虚度一天和拖拉

12、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珍惜时间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重点体会妈妈说的“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失去一天”的时间,就是虚度光阴,从而领悟“时间是一去不返的,要以珍惜时间为荣”的主旨。这与本单元展示的大家名师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是一致的。学习目的:了解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领悟时间是一去不返的,要以珍惜时间为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1、 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佩佳为什么会失去了一天?答: “失去的一天”是指佩佳一天游手好闲,什么

13、事也没做,白白虚度了一天的地的光阴。佩佳会“失去一天”,是因为他在一天里没有按妈妈的要求栽树、读书。而只是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在桑树下休息。2、“游手好闲”什么意思?佩佳一天做了些什么?答: “游手好闲”的意思游荡成性,不好劳动。佩佳在一天里先是贪睡,然后吃鲜果,和蝴蝶嬉戏,坐下休息3、妈妈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来教育佩佳的?妈妈把儿子带到田野,看拖拉机手耕完的地。妈妈把儿子带到工地,看砌工砌完的墙。妈妈把儿子带到面包房。看面包师做出了新鲜的面包。妈妈把儿子带到图书馆,看到了人们看过了许多书。母子俩走进了图书馆。”4、“无论你怎样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这句话的含义?答

14、:这句话的意思:时间一去不复返, 虚度的光阴是无法弥补的,就像佩佳那样游手好闲度过了一天,失去了读书、栽树的机会,这句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5、写话:可我却游手好闲寒假的一天,妈妈把我叫醒了,对我说:“健健,我要去上班,回来时,你要把今天的作业做完噢!”我不耐烦地回答道。我想:再睡一会儿吧,反正时间还早着呢!当我又一次醒来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了。我刚想做作业,可是肚子“咕咕”地叫。原来我还没吃饭呢!吃完早饭,我一坐在沙发上就看起了我的动画书,心想:再看一会儿,时间还早呢!接着我又玩起了游戏机。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头昏脑胀,迷迷糊糊地睡着就这样,我因为游手好闲而失去了一天。复习第四课:找到“神奇子

15、弹”的人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记叙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发明制造了一种只杀死传染病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新药“606”的事迹,赞美了欧立希解救人类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课文按照“找神奇子弹的原因经过结果”来叙事写人的,是一篇较传统的记叙文。课文重点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 总结课文可以讨论一下欧立希找到“神奇子弹”最重要的原因,可以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认为他大量地汲取前人的经验是关键;也可以从内驱力角度认为欧利希治病救人的坚定信念是成功的关键;还可以从意志角度,认为百折不挠的勇气是关键。这三方面缺一不可。1、“神奇子弹”加引号表示什么?“神奇子弹”在课文中指什么?“神奇子弹”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神奇子弹”在课文中指的是只杀死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化学药品“606”。2、阅读新体验1 “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各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描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读书,百折不挠地实验的?找出这些内容熟读成诵。答:“废寝忘食”指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百折不挠”指无论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