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44660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30(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桂兰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担负着维护秩序、教育学生、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使命,它具有特定的内容与特点;建章立制要遵循方向性、人本化、民主公正以及激励约束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要做到与时俱进、常建常新;制度要宣传教育到位、严格规范地执行。只有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与民主化进程,保持制度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理想。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创新要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重视制度建设,并努力使之健全、规范与科学,且与时俱进、常建常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完整、成熟、合理、先进的学生管理制度,反

2、映着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及工作机制,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管理的思路、模式与方法,综合反映着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境界与水平。把握学生管理制度的本质与特点、制度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突现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与教育性,是我们实现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仁智管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一、学生管理制度的本质、类型及特点制度是“规范化、定型化了的行为方式与交往关系结构”,是“管束、支配、调节、统一人们行为的规则和程序”。1换言之,制度是解决行为无序和失范的价值体系,它具有指南、导向、约束、激励、惩罚的作用。健全、严密、严格、公正的制度,是建立公正和谐、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必须的手段,

3、是实现科学、规范管理的前提。大学生管理制度,从针对性看可分为两类。一类针对教职员工,另一类针对大学生群体;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主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实施的原则及方法,明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职能职责、管理考核的办法等,如德育大纲,各级学生工作的职能职责划分,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办法等;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规范以及各种专项管理制度,主要有行为规范、文明公约、生活管理制度(如作息制度、就餐制度、卫生清洁制度等)、学习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办法、评价措施、奖惩规定、资助办法等等;也有师生均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如学风建设实施办法、档案管理办法等。大学生管理制度,除具有制度本身

4、所具有的权威性、强制性、时效性、工具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其还凸现以下四个特点:(一)系统性高校学生管理可主要分为四大体系,第一是行政管理体系,即学工部(处)、院或系、年级、班级、学生个人;校团委(校学生会)、院或系团总支(院或系学生会)、年级学生会、班委会(班团支部);第二是人员管理体系,即院领导、学工部(处)干部、院或系学工干部、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班级、学生个人;第三是学生公寓管理体系,即校宿管中心、院或系宿管办、物业管理公司、各宿管站、学生宿管助理团、社区、楼、层、室、学生个人;第四是各类专项工作管理体系,如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社团管理中心、大学生活动中

5、心、就业创业管理中心等,各中心组织均对应相应的基层管理单位,形成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从管理要求上说,每个层面都应当有明确的职能职责及工作要求,有科学的管理考核措施、奖惩办法等;管理者要尽最大的努力按照管理规律和要求理顺各种关系,确立制度办法,消除管理盲区,并确保制度之间相互对应,不发生矛盾或冲突。从时间上看,学生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体现在一天、一周、一学期、一学年、整个学制期间管理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梯次性;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从空间上看,校内、校外要求一致,不因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总而言之,学生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即要求做到人人有规可依、事事有章可循,如果发现有缺漏,只要出于管理及育人工作的

6、需要,应当立即作为修正或补充的对象,并在适当的时间内予以完善,以保证制度的严密性与先进性,更好地为学生管理服务。(二)规范性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有四种理解,一是制度即行为规范,是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二是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体现法治精神和育人要求,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三是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符合工作规范,即制定的权限、程序以及颁布、执行等环节均做到严格、严密与科学;四是语言表述严谨、准确与规范,要尽量使用法学界和教育文件中所认定或公认的一些名词,避免使用语意含糊、模棱两可的词语,更不能因词语使用不当而产生误导。(三)教育性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其出发点与落

7、脚点都在于育人。由于“制度本身隐含着伦理性,制度的执行过程也是隐性德育发挥功效的过程。通过赞扬或表彰道德行为,禁止和惩处非道德行为,就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道德导向。”2因此,教育性是学生管理制度重要的属性,设计大学生管理制度,既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精神,又要体现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体现高教工作者的爱心、耐心与智慧。(四)流程化有关学生的管理制度在表述上要尽可能明白晓畅、简洁明快,特别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经验、理解力等特点,操作步骤要尽可能流程化、简单化,并解释、宣传到位,便于大家理解、遵守和执行。二、学生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

8、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深切关爱和素质要求,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要一切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进行精心设计。一方面,要让大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与要求,激发他们复兴祖国、强盛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做到自觉学习、积极向上;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到人本化、实事求是地进行制度建设,不拔高,不低就,符合学生的实际,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差异,宽容学生的过失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激励、提醒,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只有这样,制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需要,满足维护

9、秩序和培养人才的需求。(二)坚持民主化、程序化的原则确立民主管理理念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高校人性化、法治化管理目标的要求。动员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制度建设中去,用公开透明、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管理目标与要求,能够使制度深入人心,得到大家更好地理解、认同与执行。程序化则要求严格依照“清理、调研、起草、论证、修改、审议、公示、通过、备案、公布”等程序进行制度建设,确保制度的科学与完善。(三)坚持导向明确、标准明晰的原则大学生管理制度应当把发展人、解放人作为管理目标,给大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与道路、成才的途径与方法,显现鲜明的导向性。制度要明确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告诉大学生拥有

10、什么权利,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等;要明确地告诉他如果做了某事、作出了某种行为就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制度要重在明理和引导,要“刚性”与“柔性”巧妙结合,使大学生自觉、清晰地规划、发展和约束自己,实现奋斗目标。(四)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学者高兆明认为:制度公正可以规定为“以权利与义务为核心的人们其相互关系在现时代的合理状态”,4是“公民间在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或社会理想”。5这是有关制度建设十分关键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反映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应当理解为:为了维护国家、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乃至具体到用人单位的根本利益

11、,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理想,大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上几方面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理分配与承担,遵守或违背公正原则的行为,应当在制度中予以承认或否定,予以认可或追究;换言之,制度中的所有规定,都应当做到“合情、合理与合法”。(五)坚持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应遵循激励为主、处罚为辅这一基本原则。要相信青年、爱护青年、鼓舞青年,要激励大学生争优创先、奋发向上,特别是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激励目标要注意结合校情,高低要适当,目标过高容易挫伤青年学生进取的信心;目标过低,则失去激励的意义。对不良现象,设计约束措施时一要尽量防范,不要遗漏问

12、题点;二对问题点要分清轻重和处理权限,弹出教育、修正的时间与空间;三对危害集体的行为一定要态度鲜明、措施明确,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六)坚持与时俱进、常建常新的原则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领域,创新永远是最宝贵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要求的不同,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常建常新,并及时淘汰与扬弃不合时宜的旧制度,才能使现行制度始终保持先进性,显现其魅力,发挥其效益,实现管理育人的理想。三、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学生管理制度制定、颁布实施后,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宣传教育到位一要向师生履行正式告知义务。有关学生的管理制度,无论国家政府的有关规定,还是校纪

13、校规,校方都应当通过正式的途径与方式让师生了解和获知,保障师生的知情权;二是广泛宣传、组织学习、指导贯彻,让法纪法规深入人心、形成观念、内化成行动;三是所有告知和宣传行为,都应当做好记录,必要时可作为工作的依据或凭证。(二)严格规范地执行有关学生的奖罚、资助等工作,以及其它各种管理制度,都有清晰的要求、步骤与流程。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严格走程序的价值与意义,它可以使执行行为更加缜密,可以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在高校里,按程序办事的过程,既体现了制度的庄严、负责和权威,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是用于学生奖罚和开展资助工作时,教育作用尤其明显。四、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一)善于发现和把握

14、创新点,推出新制度鲜活的时代大潮,不同时期的大学生群体,知识与经验的不断出新,负责任的态度,尤其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与要求。善于研究管理对象、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善于学习与借鉴,加之经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能不断发现新的管理领域、管理空间、管理环节,找到新的管理措施与管理办法,形成新的制度。一般来说,上级机关出台新的制度或办法,或一个现象反复出现而现实中又没有管理依据可循,或一个有教育意义、具有典型性的创新点出现,制度设计者就要意识到,此时就需要新制度进行规范与引领。(二)善于发现和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催生新办法高校师生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

15、创造力。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意、汇民智,善于发现和提炼师生中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与做法,更要利用机制、制度去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形成造福一方的公益性举措。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班主任助理制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南京大学的“虚拟班级”管理模式,江苏大学的教育管理联动制度(即学工与教务,学工与宣传与保卫与后勤,学工与后勤等相互联动),北京理工大学的道德答辩制度等,都是源于一线、受到好评的创新举措。(三)处理好继承、稳定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就是善于总结和吸收各种成功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稳定即要求制度制定和颁布后,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利发挥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导向作用;创新则要求制度

16、不能一成不变,而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管理者一定要经常思考制度建设上存在的不足,找寻制度建设的新方向与新方法,努力追求“最科学、最规范、最清晰、最简洁、最完美”的境界。 新制度与新办法,由于其“新”,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此,新制度制定后不能贸然推开,可以先在小范围、或在一个阶段内试行,一旦相对成熟,便可推而广之。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求我们要认清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特有的内容与特点,要按照制度建设的科学原理,按照管理育人的思想与原则,去设计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制度与办法;制度创新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现象、树立新理念、建立新制度、形成新秩序;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民主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盛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