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044388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导词: 马克思 哲学 本体论 变革 终结 实质 传统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内容提要: 本文从讨论Ontolog的译名开始,主张严格区分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作为一种特定哲学理论形态的“本体论”两个概念;通过对传统西方哲学所代表和象征的哲学理念的把握,揭示了其基本特征和历史命运;进而从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否定性关系视角,阐明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革命变革,就在于它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2、,奠定了哲学发展新形态的基础。要害词: 存在论;形上学;本体论哲学;马克思哲学Atrat:ThiseabegiiththedisuiononChinesetralatioofthetermontologoftheesternphilosoph.Itarguesthatthetodifferentonepts,i.e.ontologasabranhofphilosophandbentilunasaeialmorphologofphilosophialtheor,mustbedefiniteldistinguished.Fousingonthetraditionalesternphilosophi

3、aloreidea,itrevealsthemainharateristisandhistorialdestinofanientandmodernesternphilosoph.Furthermore,itillustratestheeeneandsignifianeofKarlMarxsphilosophfromtheperetiveofnegativerelatiobeteenKarlMarxsphilosophandanientandmodernesternphilosoph.Itonludesthatthemostprofoundsignifianeofrevolutionartraf

4、ormationthatKarlMarxsphilosophbroughttothehistorofesternphilosophistoreateaneorientationofphilosophialdevelopmentandlXXfoundationofanemorphologofphilosoph.Keords:ontolog;metaphsibentilunasmorphologofphilosoph;KarlMarxsphilosoph近年来,存在论问题正在成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不过,与此前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而发生的“本体论”之争(主要是“物质本

5、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有所不同,新的研究是从厘定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术语开始的,从而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也是研究深化的表现。与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一种本体论哲学的看法相反,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马克思哲学正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而实现其在哲学史上棗确切地说,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转折点上棗的革命性变革的。 一、Ontolog:译名之争人们不会忘记,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的讨论中,“本体论”成为一个各派都不能绕开的“结”。论争中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在作为争论核心的“本体论”概念上,人们似乎意见一致。一些学者坚持“哲学就是本

6、体论”;大多数学者虽然觉得这种说法太绝对了,但也仍然肯定“哲学必有本体论”。在这样的语境下,本文的观点一定显得既突兀8 9 导词: 马克思 哲学 本体论 变革 终结 实质 传统 又费解。因此,为了使本文的论点和论证的展开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思想环境,我们不得不从“本体论”这个基本概念谈起。至今仍在汉语学术界普遍使用的“本体论”这一术语,不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本来固有的概念,而是从西语(ontolog)转译过来的。这一“转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即是说,它是根据人们对西方思想的理解,结合汉语的相关文化背景,运用汉语的构词法而“新造”出来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到底好不好?能否反映出西方思

7、想的本义?是否便于在汉语中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一个早就存在争议的问题。关于这些争议的学理分析,笔者已在别处作了较具体的阐述,这里只能极简略地提一下。从词源来看,英文的ontolog,以及德文的Ontologie,法文的Ontologie,最早均来自拉丁文Ontologia一词,而拉丁文又源自希腊文。就希腊文的字面意思说,它是指关于on的logos。在希腊文中,on和onta(相当于英文的being和beings)是动词兼系词einai%26am127;(相当于英文的%26am127;to%26am127e)的分词和动名词及其复数形式。einai在汉语中可以译为“有”、“在”、“存”、“是”

8、,等等;相应地,ontolog%26am127;在汉语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译名,如“万有论”、“存有论”、“本体论”、“存在论”,等等,其中以“本体论”流传最广。据有的学者考证,最初把它译为“本体论”的是日本学者。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哲学界普遍采用“本体论”这个译名,这影响到我国并延续到今天。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一术语已经消失。在我国,关于ontolog的汉译问题,陈康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过异议,他主要就是针对把这个词汉译为“本体论”来说的。他认为这个译名不妥当,

9、建议译为“万有论”,还尝试过音译棗“翁陀罗己”。当然他认为这些译名都不理想,甚至认为“eniai”和相关的词,非中文所能译。他还认为,这不只是翻译的问题,进而牵涉到可怕的问题,反映了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陈先生也把on译为是,把onta译为“是者”,还曾使用过“是态”一词。近年来,关于ontolog的汉译问题又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一个词的翻译令那么多智解超人的学者为之劳心伤神,在上面耗费时间和精力,说明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对待的问题,也不是研究者可以凭己所好随意解释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复杂的学理,不可不察。从近年研究的情况看,有的学者仍然沿用“本体论”的译名;有的学者则主

10、张起用“存在论”的译名;而更多的学者认为ontolog只有译为“是论”,才忠实于这个西文词的本义,这是目前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意见。主张“是论”译名的理由是: 在中文里面,“是”能包含“存在”的意思,反之则不能;“是”的意思要比“存在”广得多。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反对这个译名的人都感到,“是论”这个译名在中文里显得很别扭,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妨暂时选择“存在论”的译名,留待以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译名。虽然ontolog的译名现在还不能定于一尊,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但从相关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本体论”这一术语 导词: 马克思 哲学 本体论 变革 终结 实质 传统

11、 ,作为对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一门分支学科ontolog的汉译,已经导致了“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的极端消极后果,所以理应作为错误的译名予以抛弃。理由是: 第一,在ontolog中,作为词根的on根本没有汉语或中文里“本体”的意思,至少不是它主要的或基本的意思;第 二,作为“形而上学”的一个基础性分支,ontolog的问题领域是公共的,我们不能把它在历史上的某种非凡的探索和解答方式,误当成整个分支学科的研究范围,否则就会把学科层次的问题,下降到学说水平。在关于“本体论”译名的讨论中,人们提到了卢卡奇晚年的一部名著棗原名为ZurOntologiedesgesellshaftlihenSei,以前翻

12、译为“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有的学者以这部著作不能汉译为“社会存在存在论”为由,仍然坚持“本体论”的译名。但实际上,卢卡奇对“Ontologie”的理解,早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例如,E 导词: 马克思 哲学 本体论 变革 终结 实质 传统 形而上学”混用。海德格尔通过“解析存在论的历史”,揭示了“存在”(on,Sein,being)与“存在者”(onta,Seiende,beings)的“存在论差别”。根据他的揭示,前苏格拉底哲学中,哲学家们对“存在”(on,Sein,being)问题的思考,包含着内容丰富的思想源头;但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直到黑格尔,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用关于“存

13、在者”(Seiende)的讨论代替了对“存在”(Sein)本身的追问。传统形而上学所探讨的“存在者”有较多的含义,但“实体”(Entit)、“实在”(Existene,Realit)概念是其核心含义,可称之为实体论形而上学。从这种意义上看,用汉语中的“本体论”一词来标志这种研究“存在者”的哲学形态是比较恰如其分的。但有必要提请注重的是,这里汉语的“本体论”并不等同于“存在论”(ontolog)。“存在论”是一个学科概念,从而是一个问题领域;“本体论”则是传统西方哲学对待“存在论”问题的一种非凡处理方式,以及这种处理方式历史地造成的一种特定的哲学形态。而这种意义上的“本体论”,就是以追求终极实在为依归,以奠定知识基础为任务,以达到终极解释为目标的哲学,本文将其命名为“本体论哲学”,并把它理解为“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在这里,意识到“学科”与“学说”的界限具有非凡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门学科,ontolog标志着西方哲学的相关研究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共同的;具体的解答方式和形成的思想观点是不同的。前者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学科”层次,后者相当于我们说的“学说”层次。这两个层次不应该互相混淆和取代: 讨论同样的问题,并不妨碍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学说、学派和思想观点(在“哲学”这门学科中,尤其如此);同样,所主张的学说、所隶属的学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