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4264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烤火取暖 B搓手取暖 C向手“呵气”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2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 A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 B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 D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B C D 热锅暖手 搓手取暖 下滑时臀部发热 钻木取火

2、5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6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 C柏油路被阳光晒热 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

3、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9.冬天,路上的行人一边搓手,一边对手哈气,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和“哈气”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别属于() A做功、热传递 B热传递、做功 C做功、做功 D热传递、热传递10.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11.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

4、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B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C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1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能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13.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14.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

5、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15.由比热的公式,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16.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较铝、铁、铜的温度则() A.铝的温度最高 B.铜的温度最高 C.铁的温度最 D.三者的温度都相同1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6、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8.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 )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19.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B酒

7、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20.下列现象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 ) A.古人钻木取火 B.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顶开 C. 钢铁在火炉中熔化 D.人造地球卫星的太阳能光电池充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 ;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2.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

8、”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3.如图2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 ,使其的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了。4.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指出下列过程中是由何种能量转化为何种能量的。(1)水力发电 ;(2)用电炉烧水 ; (3)电灯发光 ;(4)燃料燃烧 。5.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活塞向上运动的是 和 冲程,若在一分钟内

9、火花塞点火1800次,则此汽油机做功 次。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kg的水温度升高3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7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8.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这些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

10、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烧杯号加热时间(min)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18水200202824水100202834煤油200202842煤油2002024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比较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 温度,吸收的热量 ; 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 (4)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2.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

11、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J/(kg)。 四、分析交流题(4分)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河岸边,你会感到砂石烫脚,再走入河中时,觉得河水凉快,这是为什么? 五、计算题(共22分)1.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使50千克的

12、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2.现有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1.38108J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克煤油?(煤油的燃烧值是4.6107JKg)若实际燃烧了5Kg的煤油,则该煤油炉的效率是多少?3.洛阳东升二中为了供应师生的开水,锅炉房每天要将3t水从20加热到100。问:(1)这些水要吸收热量为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与完全燃烧多少烟煤放出的热量?(已知烟煤的热值为3.0107J/)(2)“西气东输”实现后,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来烧水,学校每天因烧水要消耗天然气的体积是多少m3?(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