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44203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胡平波2012-6-12 11:05:35来源:经济地理2011年第9期摘 要:在促使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生态的作用非常重要。传统农业文化催生了江西省特色农产品农户种植群;在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交中,催生了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社会网络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的集群文化,降低了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同时增加了交易收益,从而使得集群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生态的内部结构优化、外联结构优化及纵向结构优化是集群发展的文化根源,并以江西泰和乌鸡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阐释。关键词

2、:特色农业,农业产业集群,文化生态,机理由于独特的地理与文化因素,江西省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具有区位特征的产业组织形式,它们的形成发展与当地独特的文化生态结构有密切联系。文化生态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中,受某种文化特质的影响,文化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1。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即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哲学2。关于文化生态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有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的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述,例如,黄利春研究了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升级及其生态化问题3;赵云君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生态化

3、转型4。另外,一些学者主要从文化哲学视角进行论述,例如,李政新等分析了地域文化的基本属性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5;李玉连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论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机理6;牟绍波等从集群文化的内核层、次内核层和外围层详细探讨集群文化对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作用机制7;朱华友等分析了地域文化、集群文化和外来文化三大文化生态圈对产业集群演化与升级的影响8,他们认为地域文化催生产业集群,形成集群文化,集群文化进一步强化地域文化,形成自我强化的机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互动交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文化8。这些研究对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化生态因素对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与工

4、业产业集群一样,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也有三大文化生态圈在起作用:第一圈是地域文化,第二圈是集群文化,第三圈是外来文化8。但是,就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它具有与工业产业集群不同的文化生态作用特征。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与工业产业集群相比较,地域传统文化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更明显。这是因为,与工业产品形成的时间相比,特色农产品形成的时间往往更加长久。特色农产品是在当地独特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当地人们长期的社会生产活动摸索而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第二,与工业产业集群文化形成时间相比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集群文化形成需要更加

5、漫长的时间。由于特色农产品种植农户群是在漫长的时间内自然形成的,因此,家族因素等人格化的信任文化在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成分更多一些,而契约文化的影响成分可能相对少一些。但是,契约文化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相对于作坊式的企业来说,农户在面临外部强大的市场时显得更加“渺小”,因此,农户之间非常需要契约化形式的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维护农户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关系,农户种植群内部却非常缺乏契约精神,因此,集群文化形成时间就会更加长一些。正是基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特殊的文化生态特征,本文试图探索文化生态系统对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形

6、成与发展的作用机理。1 文化生态视角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1.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农业产业集群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9。而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色农业领域中,众多与特色农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10。因此,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种复杂的要素网络系统。一是要在独特的区域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农户种植群;二是要形成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种企业;三是种植农户之间、以及与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其中前

7、面两个条件是系统要素条件,第三个条件是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条件。在促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系统形成的过程中,文化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中,地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催生了农户种植群,传统文化与外来现代商业文化的交融催生了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种企业要素,进而产生集群文化,促使集群的协同效应的产生,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1.2 地域传统文化催生了农户种植群江西省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造就了江西省农民独特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赣域文化,这种文化促进了当地广大农户对这些特色农产品种植的热爱,并在催生了大量的农户种植群。1.2.1 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传统。江西省历代是我国重要的农

8、业生产基地。在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江西省农民过着丰衣足食的安逸生活,从而形成了浓厚的农业耕种文化。江西省大部分特色农产品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种植并承传下来了。除了赣南脐橙等少数几个农产品以外,江西省很多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历史都有千百年来的时间,例如南丰蜜桔是在唐代开元前(1 300年前)由洪州乳桔移栽到今天的南丰县城的;广昌县的通芯白莲已有1 300多年的种植历史。1.2.2 勇于创新的农民精神。农民的创新精神是农业经济进步的源动力。江西省广大农民的创新精神凝聚了江西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厚底蕴,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不断地改进,并不断地在广大农民中流传开来,为大面积种植这种农产品奠定了基础。宋应星

9、在天工开物的第一卷记录了奉新农民的水稻种植技艺,这更充分反映了江西省奉新县农民的创新与智慧。1971年,赣州信丰园艺场技术员袁守根用整整5年的时光培育着偷偷种下了这156棵脐橙幼苗,才成就了今天赣南脐橙产业。1.2.3 农民固守土地耕作的勤劳精神。在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的自然经济状态,江西省农民固守土地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免受背井离乡之苦。历史上江西省是农业发达富庶的地方,因此农民安居乐业,世代守候并耕种着自己的土地,不断地促进了农业发展。这种世代耕种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江西农民的整个生产与生活与中,并渗透到农村文化的每个角落,从而历史上的多种农业优质产品能够流传到今天,并在每个区域形成了特

10、定农产品的农户种植群。1.3 地域传统文化与外来现代商业文化的交融催生了企业要素江西省传统的农业文化催生了特定农产品的农户种植群,但是,要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经营为中心的各种企业或中介组织,还必须要有现代商业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的商业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江西省农村的各个角落,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开始逐渐地受到市场经济理念的洗涤。在这个洗涤的过程中,农户经济利益需要受到保护的迫切性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农户之间联合组织起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将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交融就把一些区域内的种植农户凝结起来,在农户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开始

11、了产业化的发展之路。2004年,面对强大外部市场的波动,赣南脐橙的品质受到了质疑,农民的利益遭受了很大损失。这时,在袁守根的牵头组织下,信丰成立了脐橙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生态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开始了规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可以结束农民在现代市场交易中散兵游勇的状态,从而提供了农户与其它企业平等交易的组织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农户可以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种子与化肥等各种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通过这样的组织平台卖出去。于是,围绕着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经营,各种服务中介组织运用而生,同时,一些经营特色农产品的外地企业,为了自身的竞争与发展,将主动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2、进行联系,甚至直接把企业搬到当地农产品种植区域。这样,初具规模的企业要素群就形成了。1.4 集群文化的形成,催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的企业出现,只是解决农户与现代市场缔结的关系问题,但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产业集群,还需要在集群内部要素之间形成集群文化,促进协同效应产生,带来经济租金。集群文化是指集群各行为主体在长期互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现了集群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竞争理念、行为规范等7。集群文化能够促使集群产生协同效应,带来集群的租金收入,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交易成本的节约;二是交易收益所带来的部分11。1.4.1 集群文化在集群内部形成了关

13、系网络,降低交易成本。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现代市场中各种社会关系对经济行动发生起着主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12。基于共同的集群文化而建立起来的集群要素之间的信任关系则替代了行政关系的作用,促进集群内部经济交易。农户之间在当地建立起来的信任感编织成一个固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以家庭为核心的家庭关系网络和以乡村精英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了丰富的关系生态网络13。这种关系网络与现代商业文化的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从而降低经济交易中的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减少农户与农户、或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摩擦12。1.4.2 集群文化在集群内部形成了社会资本,增加交易收益。

14、集群文化不仅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同时,由于集群文化的作用,集群具有农户、或企业等单一要素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由此产生巨大协同效应,给集群农户带来价值收益,形成交易收益。作为社会资本的集群文化,在增加集群内部交易收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强集群的创新能力。集群文化的积累可以促进农户之间、或与企业组织之间更加信任,从而更加灵活地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提高集群整体的知识创新效率。二是集群经营的规模效应。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可以促进农户之间、或与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充分,从而带来更加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调整,使得每个集群成员更加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能生巧等因素

15、可以带来经济效应。三是市场势力放大效应。当集群内部的社会资本积累越丰富,农户之间、以及合作社的行为协调更加一致,这表现为集群网络整体对市场控制与影响超过了集群单一要素对市场控制与影响的总和。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牌的出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影响力,就是市场势力放大效应的一种表现。2 文化生态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是集群形成的重要标志,同样,集群要继续发展,要素之间协同效应在数量上表现为价值量增大。但是,要不断地提高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的价值量,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至少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首先,需要提高集群要素的素质问题,这是提高集群协同效应的要素基础。农民素

16、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的提高与观念的更新,企业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其次,需要解决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问题,这是提高集群协同效应的关键。农民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基于家族文化与现代契约文化融合基础之上的,形成基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关系,从而改变并优化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三,需要解决集群作为整体的发展路径问题,避免协同效应产生路径在低层次上的锁定。作为一个系统,任何集群的发展都有路径依赖问题,这是集群曾经成功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为了改变发展路径以适应环境变化,集群内部文化要素需要不断地遗传与变异,以新文化生态支撑集群新的发展路径,表现为集群文化生态的纵向结构优化问题。在文化生态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