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4165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同步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1两种电荷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摩擦起电,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A纤维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来源:学科网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答案:B解析: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会带上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会吸附一些轻小物体。同时带电体遇到不带电的物体或带异种电荷的物体会放电,甚至会造成一些危险,例如在加油站的静电现象会引燃汽油。本题中的湿手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上的水会凝固,把手和铁棒粘在一起,与摩擦起电无关。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

2、是因为()A玻璃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丝绸上B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来源:学+科+网C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D丝绸上的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答案:A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转移,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与玻璃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缺少电子,失去了电子。丝绸与玻璃摩擦时,玻璃棒中原子核外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了,丝绸带与玻璃棒等量的负电荷。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3、,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答案:C解析:物质是可分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是否可再分呢?原子也是可分的,因为原子对外不显电性,通过摩擦会带电,说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带电粒子构成的,A选项的说法错误。通过摩擦起电可使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的电荷,因为摩擦起电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整个过程并没有创造电荷。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的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带的电荷相同的负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下列说

4、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不可分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C原子核和电子都在绕原子不停地运动着D如果原子核带810-19C的电荷,则电子带的电荷量大于810-19C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不停地绕核运动。一般情况下,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的数量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数量相等。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甲互相排斥,则()A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B乙可能不带电,丙一定带负电C乙可能不带电,丙一定带正电D乙一定不带电,丙可能带正电答案:C解析:本

5、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时还考查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两个物体互相排斥,可以判断出这两个物体带的是同种电荷;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可能带的是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6关于验电器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物体带正电或负电B验电器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C在使用验电器时,物体要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D验电器可以测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答案:C解析: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利用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在使用验电器时,物体要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物体和验电器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

6、金属箔片带电的种类与物体有关,电荷的转移方向也与物体所带电荷有关。利用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否带电,但带的正电荷或负电荷无法直接判断出来,需要借助于已经带电体来判断。7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以下对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来源:Z|xx|k.Com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在梳子上蘸点水梳可以减少蓬松D在梳头时,头发还会随着梳子飘起来答案:A解析:本题是摩擦起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塑料梳子梳头时,梳子与头发摩擦起电,梳子与头发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当梳子靠近头发时,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7、。头发之间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会相互排斥,这是使头发蓬松的主要原因。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环境应干燥,否则摩擦起电后,电荷会迅速转移掉了,实验效果不好。8在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运输车的尾部一般会有一个接地装置,此接地装置的材料可能是()A橡胶B陶瓷C铁D塑料来源:学.科.网答案:C解析:在汽车运行时,各部件之间可能会摩擦起电,当聚集的正负电荷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放电现象,甚至产生火花,如果运输的是易燃易爆品就会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在运动易燃易爆品的运输车要有良好的接地线,摩擦起电后能及时释放掉,接地装置的材料应使用导体,故本题选C。9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

8、现再用另一个物体去和验电器金属球接触,观察到箔片先是闭合,然后又重新张开一定角度,由此可判定这个物体()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荷答案:A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是带负电的,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都带上了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另一个物体去和验电器金属球接触,箔片先是闭合,说明金属箔片上带的负电荷减少,负电荷转移走了,或者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了,所以物体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但是金属箔片又张开了,说明金属箔片又带上电了,说明原来的物体是带正电荷的,并且比验电器上所带负电荷多。10有以下几种物体中:大地,

9、空气,玻璃,铅笔芯,食用油,人体,通常情况下不属于导体的是()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了解,作为生活常识应该能区分。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空气、橡胶、塑料、油、玻璃等。11小明在做摩擦起电实验时,利用塑料尺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了几下,他想知道塑料尺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下列做法可以判断出来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把塑料尺靠近碎纸屑,观察能否吸引B把塑料尺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金属箔片是否会张开C把塑料尺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玻璃棒的转动方向D把摩擦过的塑料尺悬挂起来,利用一根橡胶棒靠近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是否转

10、动答案:C解析:塑料尺与头发摩擦会使塑料尺带上电,带电体本身就能吸引轻小物体,无论塑料尺带正电或负电都能吸引碎纸屑。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塑料尺经摩擦后带上电,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使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无法判断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把塑料尺靠近玻璃棒,如果相吸引,则塑料尺带负电;若相排斥,则塑料尺带正电。选项C的方法可以判断出塑料尺所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选项D中橡胶棒靠近塑料尺,它们会相互吸引,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二、填空题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_,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异种电荷_。验电器是用来_的仪器,

11、它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答案:吸引轻小物体互相排斥互相吸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上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通过实验探究可以知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就是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它利用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13电荷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也简称_,电荷量的单位是_,符号是_,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_。答案:电荷库仑C1.610-1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电荷量的了解,电荷量表示物体带电荷的多少,它的单位是库仑。14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由于_而带_电,说明_束缚电子能

12、力强。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答案:得到电子负丝绸电子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同,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在摩擦时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15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子尽可能撕成更多细丝(如图1),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我们会看到_,这是因为_。图1答案:细丝会向外张开手与细丝摩擦起电,使细丝带上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摩擦起电解释生活现象。手与细丝摩擦,手与细丝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细丝间带上的是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细丝会向外

13、张开。16四个带电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乙、丙、丁三个球的带电情况,乙球带_,丙球带_,丁球带_。答案:负电正电负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以确定出四个小球带电情况。三、实验探究题17电风扇在长期工作后在风扇叶片的下方会有较多的灰尘,这是因为_。答案:电风扇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起电,吸引灰尘解析:本题是摩擦起电的应用,电风扇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起电,会吸引轻小物体。静电现象常常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在实际中有时也可以有效地利用静电现象,如静电吸尘器、静电复印等。18如图2所示是小明做的探究电荷间相

14、互作用的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图2答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析:本题中利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它们是带的同种电荷,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两玻璃棒互相远离,同样两根橡胶棒带的同种电荷,也互相排斥。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它们互相靠近,说明它们带的是不同的电荷,互相吸引。19下面是研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的实验。(1)如图3,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把橡胶棒与验电器A的金属球缓慢接触,可以看到_,此时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的是_(同种/异种)电荷。图3(2)再取一个验电器B,B不带电。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4),观察验电器A、B的金属箔片,可以发现_,说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