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044152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_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城镇建设 摘要:极富地域特色的云南城镇建设在发展中由 于人们对地方特色理解不够, 致使一些地区缺乏必要 的特色规划手段, 导致城镇风貌不伦不类、 千城一面、 万屋统一, 这有悖于云南省保护城镇特色发展战略的 实施。本文以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特色规划为例, 提 出了特色规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旨在阐明城镇特色规 划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内容框架, 提取设计思路。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国际经验, 这一时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向城镇聚集。我国大城 市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小城镇将成为这些劳动力 转移的主要场所。党中央提出的 “统筹城乡发展” 、“小 城镇, 大战略” 的方针, 更加促进了我国城

2、镇的发展。然 而,回顾我国城镇发展建设历程,许多城镇盲目模仿 大、 中城市, 建大马路、 大广场, 圈地平田进行开发, 使 城镇固有的历史文脉和山水风貌消退了,发展建设未 体现出小城镇发展的特色性、 惟一性、 亦使小城镇形态 的可感知性、 可识别性消失了。 一 个 城 镇 的 特 色 风 貌 蕴 藏 在 它 所 处 的 地 理 环 境、 自然风光中, 而更重要的是孕含在它与环境结合 的人工创造的建筑物和空间形态及布局中。城镇特 色是小城镇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 映,它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所提供的差 异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 “特色” 应该包括主、 客观两个方面的 属性, 客体

3、方面是指任何一个小城镇所具有的突出的, 独特的, 它处没有的性质、 特征, 这个方面主要表现在 小城镇自身具有的、 区别于其他城镇的自然环境、 历史 文化、 村镇面貌等, 这些是小城镇不可选择, 亦是其他 城镇占据不了的客观条件;主体方面则是强调人们对 特色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而获得的,小城镇特色的各个 方面的体现要使人们感观意识里产生惟一性、强辨别 性的意识, 这标志着小城镇特色的确立, 也是城镇规划 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专题, 其 与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镇 特色有功能特色和形象特色之分, 这正与总体规划对 功能性质定位, 详细规划力图

4、通过外部和内部空间的 详细设计产生空间感都是一脉相承的。当然, 城镇特 色作为专题研究, 有着自身特殊考虑的内容城镇 所在地域的自然、 历史、 人文当中的众多内容要通过 规划筛选提炼, 并在规划中体现功能、 突出形象, 且与 上、 下层规划有着良好的衔接。这里, 我们以云南省玉 溪市江川县江城镇规划为例, 来说明特色规划提出的 问题。 一、 项目概况 江城镇地处滇中腹地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北部, 属云贵高原低中山盆地, 是江川县内四个坝子之一, 气 候条件优越,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全镇域面积2 2 3平 方公里 (含水面面积) , 中部和南部为坝区, 坝区东、 西、 北三面为山区, 南接星云

5、湖, 东临抚仙湖, 一镇跨两湖。 全镇山、 水、 镇、 田的景观格局较为明显, 山湖相连, 湖 清水明。 江城镇地理环境宜人居住, 自古滇国至今的两千多 年来, 都有人在此生活。据考古证实, 今江城镇李家山一 带隶属古滇国地域, 这里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以及丰富多 样的古墓随葬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古滇国的辉煌历史。 江城镇自明崇祯7年 (公元1 6 3 4年) 建城以来, 距今已 有3 6 0多年历史, 并以历史古城、 交通要冲、 物产丰富、 旅游胜地、 商业兴旺闻名滇中, 具有着深厚的特色底蕴。 这里不仅有显示古代滇国辉煌历史的古滇文化和 青铜文化, 更有高原水乡孕育出的特色经济渔业、 小城镇特色

6、规划研究 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 罗丹车震宇郑溪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 第二, 不仅有利于改善 江城的地方特色形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江城乃至江 川的区域竞争力。因此, 规划要遵循的原则: 1 .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城镇的灵魂。深入研究分析城 镇特色, 力求根据自身的条件, 在扬长补短中谋求发展。 2 .发掘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将地 方 文 化 要 素 予 以创新性继承,并将之运用于整个城镇形象特色的 设计之中。 3 .发展性原则: 促进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和生活环 境的改善; 保护、 继承和开发地域文化资源从根本上说 是为了城镇发展的需要。 4 .近、

7、 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以近期建设规划为主, 远期规划强调宏观控制。 5 .适度超前原则: 规划和建设根据规划期内的发 展状况和当地条件,也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发展的 进一步需求。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既要保证适度超前, 又不能造成浪费。 三、 江城镇特色规划设计 规划人员通过阅读史料, 召开座谈会, 现场踏勘等 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和整合江城镇镇域环境中的各种 特色资源, 使江城镇 “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 镇” 的特色格局凸显出来。这里的 “两山” 为李家山和孤 山,“两湖” 为抚仙湖和星云湖, “两文化” 指古滇文化和 渔文化;“一寺” 指碧云寺,“一河” 指连接抚仙湖和星云 湖的玉带河

8、,“一古镇” 指的就是江城古镇。 依据江城镇的以上特色和规划原则提出的要求, 我们浓缩和概括出了江城镇最具惟一性、 权威性、 排他 性的特色是其同时具有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特色, 其 中古滇文化包含了青铜文化,两湖文化包含了两湖自 然资源和渔文化。最终形成了 “揽两湖资源, 跨千年文 明” 的特色精华。将 “两山两湖两文化, 一寺一河一古 镇” 汇聚成为一个性质统一、 功能多样、 分工明确的整 体大经济旅游区, 即把江城镇转变为 “中国古滇文化 园” 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特色旅游小镇。 (一) 城镇特色定位及规划内容 城镇特色的规划与塑造是城镇发展的根基。未来 城镇的竞争将是环境、 形象、 品位等诸

9、多特色的竞争, 特色是城镇的无形财富, 是城镇的 “名片” 。 城镇特色规划, 总体定位为 “滇国故里, 水乡江城” , 突出古滇文化与两湖文化, 并以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为 核心, 通过资源重组, 东西联动, 南北分工, 实现江城镇 功能角色转变, 明确各片区性质, 完善各片区功能。 依据定位与分析,我们在规划中采用了从宏观到 微观逐层深入的手法,首先提出的是城镇特色经济规 划和城市特色旅游规划,而后对镇区城镇总体布局做 了安排, 最后对重点地段、 特色民居建筑以及环境艺术 设计做了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设计 (见图2) 。 图1江城镇地理环境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 其次,

10、中心城区和龙街片区形成的 “鱼” 形城镇空间 结构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她体现了江城镇 “渔文化” 的 古老历史,人们可以从设置的观光游览塔或在周边山 顶上清晰直观的看到这个有深刻文化寓意的城市布局 (见图6) 。 2 .重点地段改造或概念规划 江城古镇范围内存在着众多标志性的历史街巷和 历史建筑,而以这些街巷和建筑为核心经过几十年没 有规划, 没有指导的发展, 如今特色已处在消亡之中。 特色规划对这些重要的地段空间及一些新建项目提出 了特色改造和概念规划设计,寄以能为江城古镇恢复 古镇特点, 并适应现代生活、 生产之需要。 (1) 文星阁片区改造, 以建设于清道光十九年的历 史文物文星阁为核心

11、,严格控制文星阁周边建筑物的 建筑风格和高度, 力图达到统一和谐, 不抢文星阁空间 景观标志性。文星阁片区改造已经拆除了文星阁周边 民居, 并将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空间, 配备了商贸街、 广场等小型休闲空间。当地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 图5湖滨旅游地旅游开发周期图 图7文星阁片区改造效果透视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 第二, 周围民居环境破败, 设施不全,在调查中发现周边民居建筑的可保留性和 历史文化价值并不突出; 第三, 以文星阁为核心, 将周 边破败的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商业空间,可以营造良 好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吸引空间, 既凸显了亮点, 又清除 了发展弊端 (见图7 、 图 8

12、) 。 (2) 沿街建筑特色改造, 对在文星阁附近、 南北大 街及几个主要节点处的建筑立面改造采用 “穿衣戴帽” 的改造方法。保持建筑原有的结构, 尽量不对其进行拆 除或降层, 最大限度的节约改造的费用。改造主要是使 建筑沿街面恢复传统风格, 给建筑添加坡屋面、 披檐、 山墙面等, 使其造型丰富多变。再加上环境艺术小品的 建设, 形成当地的特色街区和景观大道 (见图9) 。 图8文星阁片区改造 图9沿街建筑及公路节点改造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 聚得拢 (指有公共活动场地) ; 散得开(指游客不显 拥挤); 藏得住(指人能藏于镇, 镇能藏于自然); 看不透 (指避免一览无遗)

13、; 走得通(指游客容易走遍全镇, 不容 易迷路)。最终达到留住客人,服务区也成为旅游景区 的目的。 3 .新民居设计 民居建设是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使其成为保护 和传承城镇历史文脉, 延续城镇空间肌理的主体, 避免 成为破坏城镇历史环境, 抹杀城市特色的杀手。因此, 对民居建筑的设计应格外重视。 江城镇民居建筑的设计思路产生于对当地建筑元 素 “一颗印” 、 院落空间和建筑色彩的提取, 充分考虑到 城镇空间肌理的保持新民居单体设计结合宅基地 面积控制提出了一套提高建筑平面可变的单体设计手 法,避免成片建设的小区出现行列式的单调布局模式 (见图1 0) 。 4 .特色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城镇环境艺

14、术设计是构建公共环境景观特色的重 要手段。规划依托江城镇特色定位, 从古滇文化、 青铜文 化、 渔文化、 历史建筑符号等方面提取了众多设计元素, 并通过 “简洁小巧、 朴实自然” 的手法, 使其反映在环境 艺术小品上。包括: 绿化、 雕塑、 标识、 水体、 售货亭、 公 厕、 地面铺装、 围栏、 街灯、 垃圾桶、 公共电话、 邮箱、 弱电 箱、 井盖等 (见图1 1、1 2) 。 图1 0新民居设计 图1 1特色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 昆明理工大学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课题, 课题编 号:1 4 1 1 8 0 4 1 参考文献: 1 .程政宁 冯志成主编.云南

15、城镇特色规划研究( 纲要).云 南民族出版社. 2 0 0 3 2 .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 1 9 9 7 3 .( 美)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华夏出版社. 2 0 0 1 4 .张曾祺.云南建筑史.云南美术出版社. 1 9 9 9 5 .约翰西蒙斯.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0 6 .冯志成.中国城市形象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 9 9 9 7 .保继刚 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9 8 .( 美)克莱尔库帕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 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1 9 .江川县

16、城城市总体规划(1 9 9 9 2 0 2 0).中国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 1 0 .江城镇城市总体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 1 .江川县江城镇集镇总体规划(2 0 0 6 2 0 2 6) 修编.玉溪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 2 .肖彬.浅议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城市开发. 2 0 0 4 / 7 1 3 .祝华军.小城镇特色的培养与形成.城乡建设. 2 0 0 0 / 1 0 作者单位: 罗丹玉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车震宇郑溪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 图1 2特色环境艺术小品设计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S t y l e s&F e a t u r e so f C i t i e s&T o w n s& D e s i g n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