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生活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1051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生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生活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从生活走向无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立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由试管烧水的实验引入,引发学生思考,由教师启发,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通过给风车加热转动实验分析风的形成,得出结论,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上升,从而形成风。然后让学生了解该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一、 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

2、其明显(2)通过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正确应用密度的定义式及变形公式计算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教学难点:(1).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2).对混合物质的密度、体积、质量等有关方面的计算。(3)判断物体实心

3、、空心二、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三、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案知识回顾 1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 2 (1)利用公式 求密度。(2)利用公式 求质量。(3)利用公式 求体积。3 密度的单位有 和 ,换算关系为 水的密度为 ,物理意义是:体积为 的水,它的质量为 。4 密度知

4、识在生活有哪些应用价值呢?至少说出三种探求新知5 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从而向 运动,而周围温度 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6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7怎样利用密度的知识鉴别一枚金戒指的真伪?说出你的鉴别方法:-8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 ,而质量保持 ,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 有关。自学检测 课内探究学案一、自主学习 交流预习情况二、合作探究密度与温度(1

5、)、实验一:我们在给未装满谁的试管加热时,谁会溢出来,不加热冷却后又不满。为什么?实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吗?全班交流,精讲点拨(各小组进行点评 教师归纳总结)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介绍水的特点。、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请同学们说出收获和疑难)课后延伸学案 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己制作了冰棒,当他将制好的冰棒连同冰棒模型从冰 箱中取出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与冰棒模型口齐平的水结冰后,竟然向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