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9736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 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 会安装滑轮组,会画出绳子的绕线方式。 学习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习难点: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认识动滑轮的实质。学习活动:活动一:认识滑轮活动二: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探究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G。(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匀速拉动过程中测出拉力F的大小。(3)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距离和绳端移动的距离。(4)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5)将所测数据填入表1中。 试验次数物重G/N拉力F/N物体上升

2、距离h/cm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cm123G 表12.小组讨论: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 (填“能”或“不能”)省力 。拉力与物体重力关系:F G (忽略摩擦)。使用定滑轮, (填“能”或“不能”)省距离。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系是s h。表2实验探究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G。(2)用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匀速拉动过程中测出拉力F的大小。(3)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上升的距离和绳端移动的距离。(4)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5)将所测数据填入表2中。 实验次 数物重G/N拉力F/N物体上升距离h/cm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3、s/cm123 表2 小组讨论: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 (填“能”或“不能”)省力。拉力与物体重力关系:F G (忽略摩擦)。使用动滑轮 (填“能”或“不能”)省距离,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系是s h。 拓展探究:步骤:(1)再次使用探究二中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匀速拉动过程中测出拉力F的大小。实 验次 数物体和动滑轮总重G/N拉力F/N123总 表3 小组讨论:分析对比表2和表3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拉力与总重力的关系:F= (G+G动) (忽略摩擦)。活动三:组装滑轮组 按照连接好的滑轮组,画出绳子的绕线方式。自我检测:1、 如图,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 滑轮(选填“动”或“定”),绳端的拉力为 N。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绳重和摩擦,请回答:(1)若物重为60N,绳端拉力为 N,重物上升1m,绳端向上移动 m。 (2)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 m。3题图2题图1题图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则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 N,绳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m。课外延伸:试着画出两定两动的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