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866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提纯、分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一、物质的检验1主要考查方式(1)被鉴别的物质有:常见气体的检验,离子的检验及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验等。(2)考查形式有:不限试剂鉴别一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一组物质,不加任何试剂鉴别一组物质。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象之一:变色;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生成沉淀(注意观察沉淀的颜色及在酸中的

2、溶解性),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其区分过程一般分为:取被鉴别物质的溶液(如果是固体,一般先取少量配制成溶液)各少量;分别加入某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结论。可归纳为: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3知道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物质检验试剂或方法或装置反应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H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2H2+O2 点燃 2H2O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产生水珠CO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再向烧

3、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出蓝色火焰,石灰水变浑浊2CO+O2 点燃 2CO2 Ca(OH)2+CO2=CaCO+H2O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CuO+CO Cu+CO2 Ca(OH)2+CO2=CaCO+H2O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一会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H4+2O2 点燃 CO2+2H2O Ca(OH)2+CO2=CaCO+H2O水蒸气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白色的硫酸铜变蓝CuSO4+5H2O=CuSO4.5H2O【特别提醒】常见气体一般无色无味,需通过它们的化学性质加以鉴别;初中阶

4、段对CO2气体的检验,唯一的方法就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如果变浑浊则是CO2;CO2的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收集满。4熟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检验试剂反应现象举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酸(H+)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气体能燃烧Zn+H2SO4(稀)=ZnSO4+H22H2+O2 点燃 2H2O碱(OH-)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铵盐(NH4+)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NH4Cl+Ca(OH)2=CaCl2+2NH+2H2O碳酸盐(CO32-)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a

5、CO3+2HCl=CaCl2+CO2+H2OCO2+ Ca(OH)2=CaCO3+H2O加入BaCl2或CaCl2或Ca(OH)2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 或CaCl2+ Na2CO3=CaCO3+2NaCl或Ca(OH)2+Na2CO3=CaCO3+2NaOH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主要考查方式气体混合物的除杂或分离;利用过滤、结晶、蒸馏等方法分离与提纯混合物;金属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酸、碱、盐溶液中某杂质离子的除去等。2分离提纯混合物常用的方法(1)物理方法提纯方法适用范围举例过 滤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除去水中的泥沙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

6、分离粗盐提纯;CaCO3和Na2CO3的分离结晶蒸发结晶分离溶质和溶剂海水晒盐除去易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降温结晶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蒸 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与液体混合物分离制取蒸馏水;石油的炼制(2)化学方法。方 法实用范围或原理举 例化气法加入的试剂能与杂质反应_除去Na2SO4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的稀H2SO4:_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后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的量稀BaCl2:_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去FeCl2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_溶解

7、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常用酸溶液)除去铜粉中的CuO,可加适量稀的H2SO4:_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去CaO中的CaCO3,可加热:_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_3除杂原则(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即所选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反应。(3)易分:造作简单,易于分离(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4明确除杂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几种方法能除去杂质,则选用步骤简单、操作简便、除杂最干净的方法;(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主体物质

8、量的方法,即“一举两得”;(3)先考虑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蒸馏、升华等),再用化学方法(如沉淀法、吸收法、转化法等)。5. 常见物质的提纯方法(1)从混合物中除去O2、H2、CO2、CO等气体的方法。O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或磷除去;H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或氧化铁除去;CO2:一般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除去;(2)常见物质的提纯方法物 质杂 质除杂方法CO2CO通过灼热的CuO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H2水蒸气通过浓H2SO4或NaOH固体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加热CuFe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CuCuO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FeSO4C

9、uSO4加入足量稀铁粉,过滤NaClNa2CO3加入足量盐酸,蒸发NaClNaOH加入足量盐酸,蒸发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NaClCu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NaNO3NaCl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NaClKNO3蒸发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CO2水蒸气通过浓H2SO4【典例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 项物 质杂 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碳酸钙、过滤 BKOH溶液KCl适量稀盐酸 CNaCl溶液Na2CO3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0、解析】本题考查应用物质性质除杂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题中所涉及物质的基本性质;(2)所选试剂只能与杂质物质反应,与主体物质不反应,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中,碳酸钙只与盐酸反应,且能生成氯化钙,同时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完成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故A正确;B中,盐酸不与KCl反应而能与主体物质KOH反应,故B不正确;C中,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能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但又生成了新杂质硝酸钠,故C不正确;D中,CO能与氧化铜反应被除去,但又生成CO2杂质,且氧气能与反应后的灼热的铜反应而被除去,故D不正确。答案:A三、物质的推断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利用已知实验

11、现象或相互转化关系进行判断推理,确定物质的名称或成分。1. 主要考查方式(1)气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推断。(2)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可能或没有的物质的推断。(3)离子组合物质的推断。(4)开放性推断(答案不惟一)等。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解题思路。(2)明确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一点击破,顺逆推断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由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相遇组合,对比推断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列出的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

12、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3)找准推断的突破口。推断物质时常借助物质的特征性质或反应时的特征现象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具有唯一性的物质、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轻的气体 _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_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 _ ,常温常压下是液态,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 ,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的自然资源有 _ _ 和 _ 。空气中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 _ _ ,其次是 _ ,空气中含量(按质量计算)最多的元素是 _ ,其次是 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是 _ 。组成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是 _ 。有特征结构的微粒: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 _ ,核

13、内一般无中子的原子 _ ,阳离子仅为一个质子的微粒 _ ,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 _ 。具有特殊现象的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 _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且产生白烟的是 _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_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_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 _ ;在空气中产生白色酸雾,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 _ ;易自燃、有剧毒,难溶于水的物质 _ 。具有明显颜色特征的重要物质 物质状态颜色物质名称固 体红色铜(紫红色)、红磷(暗红色)、Fe2O3(红褐色)黄色:硫粉(单质S)蓝色氢氧化铜Cu(OH)2沉淀、胆矾(CuSO45H2O)黑色炭粉(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