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86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 溶液的形成科目: 化学教学对象: 九年级113班课时:第一课时 提供者:田兴美 单位:大理州弥渡县苴力镇初级中学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化学实验中也多次用过溶液,而且知道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然而对于溶液,学生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溶液本质特征的了解,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溶液的组成,认识溶液的本质特

2、征。二、教学目标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 的概念2、 能正确判断所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溶液”已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能说出化学实验室里的某些溶液的名字和颜色,知道某些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的特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知识点;能说出化学实验时看到的实验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而言有一定的知识基础。113班的学生是我从七年级就带着来的,多以我对这个班的学生很熟悉。学生整体比较聪明,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但是有部分同学比较懒。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从实验入手,多次重复关键项,让大多数的同学真正理解溶

3、液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所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通过实验了解溶质溶解的宏观现象,利用动画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进而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和溶液的组成,建立溶液、溶质、溶剂概念。2、利用实验,归纳总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或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利用实验,对比总结归纳溶剂判断口诀。4、以讨论和小组合作方式归纳总结溶液的广泛用途。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二、 重点:溶液概念的获得;溶液组成的判断三、 难点:溶液组成的判断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演示实验91蔗糖溶于水的实验2、播放蔗糖溶于水和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3、引导学生归纳

4、溶质、溶剂、溶液概念4、投影笔记5、投影课堂练习题1、听教师的讲解2、看实验现象并描述出来3、看微观示意图4、和教师一起归纳蔗糖、氯化钠溶解过程及溶质、溶剂、溶液概念5、记笔记6、课堂练习通过实验了解溶质溶解的宏观现象,利用动画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进而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和溶液的组成,建立溶液、溶质、溶剂概念。1、 投影问题2、 演示实验9-23、 小结1、 独立思考2、 看现象并现象,得出结论3、 记笔记利用实验9-2,归纳总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或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 演示实验9-32、 投影问题3、 投影表格4、 投影溶剂判断口诀5、投影课堂练习2、练习31、 看现象

5、并记录,得出结论2、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后四人组交流3、独立填表4、记笔记,背诵5、独立做课堂练习利用实验9-3,对比总结归纳溶剂判断口诀。并及时进行检测。1、 投影问题1、 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得出溶液的广泛用途以讨论和小组合作方式归纳总结溶液的广泛用途。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1、学生能描述并记录教师演示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并能说出三个实验各自的结论2、学生能迅速完成课堂练习1、2、3,3、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1、2、3正确率能达到80%左右4、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溶

6、剂判断口诀八、板书设计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溶液的形成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 溶液的特征:(1) 均一性(2) 稳定性溶质(3) 混合物3、 溶液的组成 溶剂4、 溶剂判断口诀:气固溶解液为剂液液互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是剂不指溶剂水为剂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用PPT课件很好的将课本知识脉络进行衔接,充分利用可实验和微观动画等途径让学生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和溶液的组成,建立溶液、溶质、溶剂概念。并借助实验和顺口溜得出溶剂判断口诀,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判断不熟悉的碘酒和稀盐酸中的溶质和溶剂,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单独进行讲解。在做水和乙醇互溶实验时,滴了红墨水的水最好提前准备好,有足够的时间静置,并且一定要用胶头滴管将乙醇沿试管壁逐滴缓慢滴入试管内,否则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