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36761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雪野中心中学 朱效柱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导学生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不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

2、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 从以上可知,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教学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教学难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抽象了很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时可以借助图片和引导

3、来帮助理解。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3、培养学

4、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为达到以上的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归纳”模式进行教学。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在学习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采用观察法 资料分析法 归纳总结法学习本节知识。 五、教学流程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 人类起源与发展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类的祖先是什么?尝试回答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2、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3、人类进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先学后教先学:学生按自学要求自主学习。后教:一、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

5、古猿1、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引导比较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点,然后找出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最后得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3、归纳: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二、 从猿到人的进化1、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 (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1)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

6、”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2)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归纳: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语言方面:肢体表达 语言文字3、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

7、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当堂达标1、人类的祖先是( )A、猴子 B、类人猿 C、森林古猿 D、灵长目动物2、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方向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区别 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

8、化方向3、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人类学家研究表明,现代人类起源于( )A、南方古猿 B、类人猿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七、当堂训练(见当堂达标)答案:1、C 2、C 3、A 4、D八、拓展训练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 类人猿2、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 长臂猿 B 黑猩猩 C 猩猩 D 森林古猿 3、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 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C 人比猿高等 D 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4、(1)现代类人猿大都生活在_中,依靠获取_的食物来生存。(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非常相似的形态结构,为什么在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它们的数量却日益减少,试分析说明原因:_。答案:1、C 2、D 3、B 4、(1)热带森林 现成 (2)人类比现代类人猿高等,更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人类的乱捕滥杀对现代类人猿的数量也构成了威胁 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