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41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一学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闫伟伟教学目标l 知识与能力: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l 2、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溶解的过程l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l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l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l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l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l 仪器、药品: 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硫酸铜、碳酸钙、泥土、植物油、碘、水、高锰酸钾、无水乙醇、红墨水等。教学

2、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去医院看病时。我们经常看到护士要把固体药品配制成液态的注射剂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医生也是这么回答的,液体状态药品可以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组织、血管或器官内,吸收快,作用迅速在化学实验中,我们有时为了让反应进行的更快更充分有时也需要将药品配成溶液使用。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能配成溶液呢?什么是溶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从生活实际出发,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一项目一探究溶液的形成【探究活动1 】:探究几种药品是否溶于水实验用品: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泥沙、蔗糖、植物油,蒸馏水、试管、药匙要求:药品加入顺序,先固后液,液体约4mL,固体少

3、量能看清现象即可。(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是否所有的药品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3)能溶于水的有什么特征?你的依据是什么?物质溶解到水中为什么会得到澄清透明的液体?展示蔗糖、氯化钠溶解的微观过程。物质放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物质以肉眼看不到的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除此之外,溶液还有哪些特征呢?我们刚才配得的硫酸铜溶液各部分的溶度一样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刚才配得的蔗糖溶液分成两部分,一样甜吗?我们把溶液的这种性质叫做均一性-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植物油,泥土分散在水中,各部分均一吗?即使震荡后,看似均匀了,一静置,又会重新分层。而溶液,只要外界外界条件不变时(

4、温度、溶剂量、压强等),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我们把这种性质叫稳定性。你能不能根据刚才溶液配制的过程以及溶液的特征,试着说出溶液的概念?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判断: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找两名同学,分别溶解三种药品。有的药品能溶解,有的不溶解;澄清,透明 思考观看,理解一样,因为颜色一样甜度一样分层,不均一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一步步思考,去了解溶液把溶解为抽象过程直观化。更好理解得到溶液的完整概念。并理解溶液的特征。通过几个小题,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概念项目二在抽血、输液时经常会用到一种碘消毒剂,化学课上的高锰酸钾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是怎么配制的呢?探究活动2配制碘、高锰酸钾消毒液实验目的:配制碘、高锰酸钾消毒液实验用品:碘、高锰酸钾、蒸馏水、酒精、试管、药匙。同桌讨论,消毒液可以有几种配法。找两名学生分别配制碘和高锰酸钾的消毒液,展示。如果让你配消毒剂,你个选择哪种溶剂呢?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程度不同。

6、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程度不同。是不是只有固体可以做溶质?探究活动3 水与酒精能互溶吗?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学生进行猜想,可以有四种配制方法:碘分别溶于乙醇,蒸馏水中高锰酸钾分别溶于乙醇,蒸馏水中碘选择乙醇为溶剂高锰酸钾选择水为溶剂。溶质、溶剂都有关系。酒精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认识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质溶剂的性质都有关系认识到液体物质也可以做溶质项目三项目三溶质、溶剂的规定我会分析 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结论:溶液中,有水,水作溶剂;没水,液体是溶剂;多种液体,量多的是溶剂。分析溶液时如何命名的。命名时,溶质在前溶剂在后,称xx的xx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

7、碘的汽油溶液。溶剂是水时可以简称为xx溶液。小组活动 我问你答以小组为单位,举两个你所熟悉的溶液的例子,展示时,说出该溶液的名称,并指定其它小组说出该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同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熟悉的溶液区分溶质和溶剂课堂小结【总结】谈谈你对溶液的认识学生先自我总结,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升对溶液念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附:板书设计 溶液的形成1、 溶液 均一、稳定,混合物 溶质 溶剂2、 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3、 溶质、溶剂的规定4、 溶液的命名课后反思:溶液的形成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课题,难度大。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一步一步去理解溶液的概念。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溶质、溶剂的规定环节,遇到学生自己归纳不出来时,及时的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本节课很大的亮点就是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小结进行得有些仓促。值得思考的是学生代替老师做演示实验是否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