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36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定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概念一教学内容分析:该内容教材并没有单独的设计一个章节,但在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却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知道酸和碱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相应的离子,从微观上理解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从而初步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中涉及了电离概念及电离方程式,而这部分内容学得好不好,不但对后面学习复分解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还关系着能否为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

2、离子反应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微粒观的构建。二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零散的知识: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曾经简单的感受过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但是学生并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微粒观。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知道溶液具有导电性的原因,了解电离过程及概念 (2)学会正确写出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从离子的角度建立起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液导电原因的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学会运

3、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培养能从宏观的现象出发,再从微观角度分析原理、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在微观层面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 1.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酸、碱、盐的定义。五、教学难点: 从离子的观点理解酸、碱、盐六、教学用品: 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钾、磷酸、蔗糖的晶体及其溶液,无水酒精、酒精溶液、盐酸、硫酸、蒸馏水;实验物质导电性装置七、教学过程:【引言、情境创设】我们在前

4、面在第九单元学习了溶液,并对溶液的一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比如溶质在溶解时的限度,溶质溶解时伴随的现象等等,但是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有关用电来捕捞鱼的新闻,所以我产生了疑问:溶液也有导电性?如果能,这是为什么呢?所以今天我们来研究溶液的导电性。【板书】一、溶液的导电性【过渡】为了知道溶液到底能不能导电,请大家完成实验,帮我找到答案。【学生活动1】实验10-7,试验下列物质的导电性: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并记录实验现象。【设问】1.溶液有没有导电性? 2.是不是所有溶液都有导电性? 3.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4.在这几种能导电的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

5、怎么产生的?【学生活动2】根据实验现象,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溶液有导电性。 2.只有一部分溶液具有导电性,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钾溶液可以导电,蔗糖、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3.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的。 4.首先电荷在这里应该是阴阳离子,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应该有三种来源:(1)溶质的解离;(2)水的解离;(3)溶质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解离。【板书】1.导电的条件: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学生活动3】完成实验,试验下列物质的导电性: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蔗糖晶体、无水酒精、蒸馏水。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溶质本身不能导电,蒸馏水也不能导电

6、,但溶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却能导电,说明在溶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与水发生了某种变化,从而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讲解】溶质和水发生的这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就是电离。【完善板书并讲解】2.溶液导电的过程:物质 水 能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 电流 带电微粒离子定向移动电离导电3.电离: (1)定义: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投影】氯化钠、氯化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微观动画【讲解并过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部分溶液能导电的真正原因是,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被离解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也就是说,这部分溶质发生了电离。那么

7、,电离的这个变化过程,怎么来表示呢?【板书并讲解】(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NaCl=Na+ Cl HCl=H+ Cl Na2SO4=2Na+SO42【学生活动4】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1)离子所带电荷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 (2)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 (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总结板书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何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学生活动5】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和电离方程式,并仔细观察,看能否找到惊喜:HCl、H2SO4、H2CO3、H

8、NO3【讲解并过渡】我们发现,这几种物质的名称里都有“酸”字,说明它们都属于酸这类物质,而它们的电离方程式也有着共同点,就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作为我们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酸的依据,也就是酸的概念呢?【板书并讲解】二、酸、碱、盐的定义 1.酸 (1)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设问】那根据这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我们能不能总结得出酸的电离通式呢?【总结板书】(2)通式:酸 氢离子+酸根离子HnR =nH+R2【过渡】那么这些酸的名字我们又是怎么来确定的呢?【板书并讲解】(3)命名: 含氧元素(含氧酸):“某酸” 不含氧元素(无

9、氧酸):“氢某酸”或者“某化氢”【学生活动6】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和电离方程式,并仔细观察,看能否找到惊喜:KOH、NaOH、Ca(OH)2、Ba(OH)2【讲解并过渡】我们发现,它们的电离方程式也有着共同点,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而它们都是碱。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碱的概念。【板书并讲解】2.碱 (1)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设问】那根据这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我们能不能总结得出碱的电离通式呢?【总结板书】(2)通式:碱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M(OH)n =Mn+nOH【过渡】那么这些碱的名称又有什么共同点呢?【板书并讲解】(3)命名:“氢氧化某”

10、【学生活动7】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和电离方程式,并仔细观察,看能否找到惊喜:KCl、CuSO4、Na2CO3、Ba(NO3)2、AgNO3、CaCl2【总结】我们发现,它们的电离方程式也有着共同点,就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而它们都是盐类物质。【板书并讲解】3.盐 (1)定义: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设问】那根据这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我们能不能总结得出盐的电离通式呢?【总结板书】(2)通式:盐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过渡】那么这些盐的名称又有什么共同点呢?【板书并讲解】(3)命名:“某酸某”或者“某化某”【设问】我们知道了酸、碱、盐的概念,那么它

11、们在物质的分类体系中,位于怎样的位置呢?单质氧化物纯净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板书】4.物质的分类【学生活动8】课堂练习: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类别:CuO HClO3 CaCO3 CuCl2 Fe(OH)3 C60 H2F NaHCO3【动态投影展示】小结:一、溶液的导电性:物质 水 能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 电流 带电微粒离子定向移动电离方程式电离导电二、酸、碱、盐的定义: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除水以外) H+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除水以外) 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纯净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

12、盐4.物质的分类:【作业】在表格中填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物质的种类:OHClNO3SO42CO32H+H2O氧化物Na+K+Ba2+Ca2+Fe3+八、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溶液的导电性 1.导电的条件: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 2.溶液导电的过程:物质 水 能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 电流 带电微粒离子定向移动电离导电3.电离: (1)定义: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NaCl=Na+ Cl HCl=H+ Cl Na2SO4=2Na+SO42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何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

13、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二、酸、碱、盐的定义 1.酸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通式: 酸 氢离子+酸根离子HnR =nH+R2 (3)命名: 含氧元素(含氧酸):“某酸” 不含氧元素(无氧酸):“氢某酸”或者“某化氢” 2.碱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通式: 碱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M(OH)n =Mn+nOH(3)命名:“氢氧化某” 3.盐 (1)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通式: 盐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3)命名:“某酸某”或者“某化某”单质氧化物纯净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 4.物质的分类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从学生已经熟悉的溶液入手,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溶液性质的区别:导电性不同,再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验证、总结得出性质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了电离的概念。这一过程带领着学生从性质到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在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分析、归纳等多种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着学生从性质到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等多种化学学科思维。2.利用电脑动画生动直观的展现了氯化钠、氯化氢电离时微粒的变化情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电离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