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29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 形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内容及其分析内容: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溶液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加入乳化剂时,能够形成一种叫乳浊液的混合物,在生活中日常遇到乳化现象。分析: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使其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溶液里扩散,溶质与水分子发生水合这两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组织教学过程,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形成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剂、溶质三者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二、目标及其分析目标:1.

2、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分析: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宏观),均一性和稳定性,建立起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组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溶液形成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然后分析吸热或放热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溶液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加入乳化剂时,能够形成一种叫乳浊液的混合物。乳化并不是溶解。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生活中和实验室接触并应用到溶液。让同学知道许多化学反应就是在溶液中进行的。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

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 课前回顾揭示教学(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效果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当堂训练课后小结教学情境(一)课前回顾(1)水和汽水有什么不同?(2)食盐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导入:你看到过大海吗?大海中溶解了许多物质。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二)揭示(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三)至(六)步(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效果讨论点拨):指导自学1:请同学认真自学教材P26-27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实验9-1】完成下列问题。1、蔗糖溶解时的现象?

4、形成什么溶液?2、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它们的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3、怎样定义溶液的概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剂、溶质三者关系。并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巡视自学1检查(自学)效果1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讨论(学生),点拨(教师)11、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相同。2、 稳定性:是指溶液放置不会分层、不会沉淀。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指导

5、自学2:请同学认真自学教材P28-30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实验9-2】、【实验9-3】完成下列问题。1、碘、高锰酸钾分别溶解在水、汽油中的现象,同学完成课本表格内容?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和水 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食用油和洗涤剂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溶液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并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巡视自学2检查(自学)效果21、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6、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2、溶液的名称判断: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讨论(学生),点拨(教师)21、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不论多少,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2、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温度如何变化?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温度降低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温度升高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温度不变3、乳浊液和悬浊液乳浊液:悬浊液:3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

7、水壶的水垢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七)当堂训练1、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点滴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1)该注射液的溶质是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2、完成报纸形成溶液第一版相关练习(八)课后小结: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

8、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无论多少,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4、 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温度如何变化?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温度降低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温度升高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温度不变五、课外作业A组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浓硫酸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

9、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面粉 B. 植物油 C.白糖 D.胡椒粉5.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A.NH4NO3 B.NaOH C.NaCl D.KCl 6、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C. 一种溶液中各部分浓度和性质相同 D.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7、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有( ) A.乳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催化剂作用 D.溶解油污的功能8、指出下列两种去除油污的方法在原理上的不同之处。(1)用汽油除油污: (2)用洗涤剂除油污: B组9、写出下例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碘酒 (2)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3)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10、某课外活动小组需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做实验,怎样使硝酸钾固体较快地溶于水中?请提出你的操作建议,并说明理由。建议1 ; 建议2 ; 建议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