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717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中物质成份的鉴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中物质成分的鉴定教学与评价工具设计案例学业评价标准1.知道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会用化合价书写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式。2.知道常见碱、盐的溶解性区别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知道常见碱和盐的沉淀,及其与硝酸等酸反应的不同现象。4.认识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组成结构的差异。5.能从常见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差异认识其化学性质的差异。6.能根据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差异选择鉴别试剂,反应现象有明显不同或差异。7.能根据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发现并排除干扰的方法,确定鉴定成分的先后顺序。核心素养评价标准1.形成并运用成分鉴别的思路方法:组成结构差异性质差异鉴别试剂2.形

2、成并运用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 选择鉴别试剂组成结构差异 性质差异 成分鉴定方法 排除干扰方法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讨论归纳练习评价教学重点学业评价标准4、5、6、7教学难点学业评价标准6、7,核心素养2课型复习课教具白板、课件。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水槽。稀盐酸、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等。导 学 过 程 设 计序教学内容教师引导问题结构学生活动素养发展核心素养评价标准1复习引入问题:展示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选用什么试剂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并说明选用的理由。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OH和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如何确定溶液成分

3、?还是鉴别问题吗?讲述:这节课研究学习溶液中物质成分的鉴定(板书课题)。写化学式,小组商量发言。鉴别思路:根据组成结构差异比较化学性质差异,选用区分试剂对比不同现象。答对学生实验演示。问题引导,进入新课学习。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能理解成分鉴别的思路方法。2鉴定方法问题:检验NaOH可选用什么试剂?检验Na2CO3可选用什么试剂?两者之间有干扰吗?在同一溶液中,是先鉴定NaOH还是先鉴定Na2CO3?如何排除干扰?某溶液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如何鉴定溶液成分?讲解:归纳溶液中成分鉴定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根据各成分的组成结构差异性质差异选择鉴别试剂和排除干扰方法成分

4、鉴定方法。鉴别不需要考虑排除干扰的因素。、小组讨论,发言,评价。鉴定思路:根据成分相似的性质发现两者有干扰,根据成分性质的差异找到排除干扰的方法和试剂。在问题的启示下听讲归纳溶液中物质成分的鉴定方法。解答学业评价试题1,评价,改错。若时间有余则请一学生演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理解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初步运用运用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解答评价试题1。3运用方法问题: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OH、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如何确定溶液的成分?检验NaOH和检验Na2SO4两者之间有干扰吗?如何排除干扰?检验Na2CO3和检验Na2SO4两者之间有干扰吗?如何排除干扰?应该先鉴定什么

5、成分后鉴定什么成分?讲解:学生在解答试题2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鉴定方法思考问题、,解答学业评价试题2,评价,改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进一步运用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解答评价试题2,形成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4课堂小结问题:能讲出溶液中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吗?能归纳出四种成分之间的干扰关系吗?能说出排除这些干扰的方法和试剂吗? 在问题、的引导下反思、复述,记住鉴定方法,归纳记住四种成分之间的干扰关系。完善成分鉴定的思路方法,归纳四种成分之间的干扰关系5练习评价评价试题3(2016年中考探究试题)提示:略运用鉴定方法解答中考试题。练习评价试题3、评价改错。运用鉴定思路方法,解答中考题。板书设计溶液

6、中物质成分的鉴定学业评价试题班级: 姓名: 1.(改编)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取少无色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1 溶液,密封振荡,静置澄清。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2 。步骤:取步骤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的3 溶液。4 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 反思:步骤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6 。2.(原创)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其成分。(1)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1 ;2 。(2若现象甲为3 ,则无色溶液中不含硫酸钠。写出加入试剂发生反应的

7、化学方程式4 。(3)若现象甲为没有明显现象,现象乙为生成蓝色沉淀,则试剂的化学式为5 ,无色溶液中含有6 。(4)反思: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7 。加入试剂的目的是8 。3.(2016宜昌市中考题)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1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2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3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8、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4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 。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6 即可。【方法感悟】若其它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参考答案:1. 1 Ba(NO3)2或Ca(NO3)2或BaCl2或CaCl2(或填写试剂名称) 2 Na2CO3(或碳酸钠) 3 MgCl2或CuCl2或Mg(NO3)2或Cu(NO3)2或MgSO4或CuSO4(或填写试剂名称或其它合理答案) 4 生成白色沉淀或生成蓝色沉淀 5 MgCl2+2NaOHM

9、g(OH) 2+2NaCl(或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其它合理答案) 6 检验Na2CO3;除去Na2CO3,排除Na2CO3对检验NaOH的干扰2. 1 Ba(NO3)2或BaCl2(或填写试剂名称) 2 稀HNO3或稀HCl(或填写试剂名称) 3 白色固体全部消失,且生成无色气体 4 Na2CO3+ Ba(NO3)2BaCO3+ 2Na(NO3(或生成BaCO3沉淀的其它合理答案) 5 CuCl2或Cu(NO3)2或CuSO4(或填写试剂名称) 6 NaOH和Na2SO4(或填写物质名称) 7 除去Na2CO3,排除Na2CO3对检验NaOH的干扰;结合试剂检验Na2CO3和Na2SO4 8 检验NaOH3. 1漏斗 2 Ba(NO3)2 3稀HNO3或稀HCl(或填写试剂名称) 4 Na2CO3(或碳酸钠) 5 BaCl2+ 2AgNO32AgCl+ Ba(NO3)2(或BaCl2+ Na2CO3BaCO3+2 NaCl ) 6 Ba(NO3)2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