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6105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东宝区栗溪实验学校:杨勇一、学情分析学完新课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认识,能判断一些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知道金属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能很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总复习的过程中不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个情境中回忆金属的有关知识,并且能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同时结合相应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设计思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将置换反应特点和规

2、律总结放在下一课时,本节课着力解决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更加完整的建构。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背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2.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写出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相关问题3.通过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能准确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一些反应能否进行;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强

3、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2.通过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四)重点、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完整的建构四、教学设计【情境】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铜像现座落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已经是丹麦的象征,世界闻名的雕塑。2010年世博会曾在上海与国人见面。为什么要选择铜为材料来铸塑呢?【活动】谁能快速背诵一下金属活动顺序?【师生互动】1.沙里淘金告诉我们自然界里有单质形式的黄金,但为什么没有单质形式的铁呢?2.追问:根据Mg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Fe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Au很难与氧气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鼓

4、励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间存在差异。【活动】利用幻灯片复习金属铁燃烧的相关知识考点(比如集气瓶中为什么要盛放少量的水?)【小组探究】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探究金属镁、锌、铁、铜分别与稀酸反应的情况。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要认真观察,学会用正确的化学术语来描述看到的现象;2.对于反应较慢或不反应的实验组,可以尝试加热的方法,看是否能促使反应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1.镁和锌与酸反应较快,其中镁又比锌反应要剧烈;2.铁与酸反应较慢,但通过加热可加快其反应;3.铜与酸不反应,就算是加热,也不产生气泡;教师再次明确: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也存在反应强弱上的差异

5、。可再次回到小美人鱼雕塑的问题上来讨论一下,如今城市的一些雕塑多采用什么样的材质来做?【小组探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铁丝要尽量用砂纸打磨光亮,便于反应;2.对于硫酸亚铁的颜色,教师要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准备同样的实验,向学生展示溶液颜色由蓝色向浅绿色转变的过程;【视频补充】利用视频资源播放汞和硝酸银之间反应录像【交流讨论】学会用化学术语来描述现象;理解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必要条件。【考点追踪】利用幻灯片展示收集的几个典型中考题,分小组讨论,而后让学生交流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利用自创的“木板理论”来进一步解释类似题该如何分析,完善考点的巩固。五、教后反思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复习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复习课要解放老师的手和口,不要过多包办替代,能让学生做的坚决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设计梯度适中的互动,调动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活动之中,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考点链接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套成熟的解题技巧,重要的在于培养思维活力和思维高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动,让学生逐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