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5937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意图】为了增强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深化和理解,根据学生学情,设计“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这一节课。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微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对”间的反应。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问题入手,以前面熟悉的知识,如要求学生书写有气体、沉淀、水生成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归纳所写反应的特点,从离子之间的反应的角度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最

2、后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条件、本质、类别,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分别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如物质之间的鉴别题、共存题以及除杂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解答这些真实问题,巩固了酸、碱、盐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熟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题的能力。【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对酸、碱、盐的物质分类、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化学反应发

3、生的现象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等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问题入手,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条件、本质、类别,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以及实际的运用;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对”之间的互换反

4、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3通过课堂上“导”、“研”、“用”三个环节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等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合作交流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掌握“离子对”在解答物质之间的

5、鉴别、共存题以及除杂等一系列问题中的运用。【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对于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回顾酸、碱、盐、之间反应时生成物存在的特点来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学习的效果。对复分解反应条件本质的探究,主要通过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引出如何利用“离子对”解答实际的问题,以抛锚式的方法提出具体的问题,层层深入的方式进行研讨、学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授法、讨论式学习法、讲练结合的方法【教学准备】1. 课前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自学并完成【课前先学】的内容。2. 实验准备:(1)验证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用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无色酚酞试液。【总体教学

6、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采用“导、研、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约用15分钟,称“315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很好的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设计的主要线索有两条,一是以层递式的问题为线索,即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为问题为线索;二是以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运用好“离子对”解答实际的问题析为线索。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导” 老师导学环节(约15分钟)。在这一环节,老师主要是突破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以书写碳酸钠和酸碱盐之间反应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断引导提问、讨论层层深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解题的能力。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本课

7、围绕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通过碳酸钠和酸碱盐之间反应来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师生合作研讨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引出如何利用“离子对”解答物质间的鉴别、共存、除杂等一系列的问题。接着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环节:“研”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环节(约15分钟)。通过设置一些综合型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研讨,实际上就是“兵”教“兵”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理解会更透彻。第三环节:“用”运用、拓展、点评环节(约15分钟)。通过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经过学生研讨、展

8、示后再进行点评,本环节重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要求学生提前完成学案中【课前先学】的内容。课的前2分钟学生分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课前先学】完成情况,老师当面批改,展示先学案的同学还要负责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分别书写HCl与Na2CO3;BaCl2与AgNO3 ;NaOH与H2SO4的化学方程式。分析生成物有什么特点,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明白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三者之一生成。第一环节:“导” 老师导学环节(约15分钟)。【

9、合作交流1】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按要求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1)将澄清石灰水滴入稀硫酸中 (2)往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中 (3)将稀盐酸滴入硝酸银溶液中由学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同时进一步分析每个反应中生成物的特点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求同求异思维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合作交流1】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本质通过师生合作研讨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其实是“离子对”之间的反应。要求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本质,并识记常用的10对“离子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明确不同物质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合作交流2】复分解

10、反应条件的应用(“离子对”)在鉴别、共存与除杂题中的的应用通过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题,如:鉴别题、共存题与除杂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利用“离子对”解答实际的问题。经过研讨、分析,学生要明确如何利用“离子对”来解答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本质,提高分析和解题的能力。第二环节:“研”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环节(约15分钟)。【达标训练】17题老师有针对性的解答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惑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讨,分配好组长与组员的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理解老师设置【达标训练】的习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去领悟解题的思路。有针对性的解答同学们的困惑,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通过

11、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兵”教“兵”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悟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三环节:“用”运用、拓展、点评环节(约15分钟)。【达标训练】第1、2题引导学生点评【达标训练】的部分习题,教会学生点评是重在于剖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就题点题,并且知道学生要从出题者的意图去思考,出这道题真正意义何在,考查了我们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点评环节,从剖析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入手,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分析的问题。通过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间的反应能否发生。【达标训练】第3、4题通过理解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本

12、质,让学生尝试运用“离子对”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达标训练】第5、6题 使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分析和解答有关的除杂问题。【达标训练】第7题使学生从定性的角度验证氢氧化钠的变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酸、碱、盐的知识。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思考。 通过巩固复习加深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78页,练习与应用中的习题1、3、4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会解答更多实际的问题。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板书设计】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课时 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 、 或 ;否则反应则不能发生。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其实是“离子对”之间的反应,则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 “水”、气体()”或“沉淀()”之间的关系。 (“离子对“是指:能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阴、阳离子,叫离子对)3. 记住常用的10对“离子对”: H+ + = H2O + CO32- = H2O + CO2 + NH4+ = H2O + NH3 + Cl- = AgCl + Ba2+ = BaSO4 + CO32- = CaCO3 + CO32- = BaCO3 + OH- = Cu (OH)2 + OH- = Fe(OH)3 + OH- = Mg(OH)2附:【导学案】(课前印好发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