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34961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说课人:宜昌市第11中学 周妮莉,创设情境 孕育新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人们自然会问,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闻:教室内喷香雾 看:很小的高锰酸钾颗粒能否再分? 思:查阅资料 1、著作庄子天下篇 :“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 2、罗马人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9-55年)曾用诗句阐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某些观点: 物体或者说物质要素, 都是由原始粒子集合而成; 原始物质,由此可见,是既结实又单纯, 由极小粒

2、子之力牢固抱紧, 但又不是粒子的堆集, 原始物质, 在无边无际的真空, 当然不会静止, 反而被迫不断地作各种各样的运动。,科学实验证明: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学生活动:画出你想象的分子或原子的结构,教师展示图片:感受微观世界的美丽,糖分子,DNA分子,绚丽的液晶分子,活动探究 获得新知,信息源:观测分子、原子的仪器,1982年比尼格和罗雷尔发明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 镜,使放大倍数可达数千万倍。于1986年获诺贝尔奖。电子 显微镜的诞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视野, 用途十分广泛。,103米,102米,101米,100米,102米,103米,104 米,105米,10

3、8米,107米,得出新知分子的基本性质1: 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科学事实: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用这样大小的汉字来书写红楼梦一书,只需大头针针头那样小的面积,就可写进全书的内容,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7个铀原子团 ,放大了数百万倍,最小的图形其中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画出来的中国地图其比例尺为l1013。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学生设计实验: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不同扩散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阴凉处干的更快?,得出结论分子的基本性质2: 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1、闻香观色 伏笔呈现,2、探究实验

4、验证猜想,3、课件展示 强化知识,4、应用生活 理论升华,观察实验:观察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实验思考:怎样解释“无中生有”的现象?,观看课件: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提出问题:11=2?,学生探究实验:分别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和水,思考:物质的三态与分子间的间隔有什么关系?,气态分子间隔比液态、固态分子的间隔大的多,苯分子,设疑:如何用分子的特性来解释物质的 三态变化?,互动游戏:我们都是水分子!,巩固练习 运用新知,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八月桂花香 (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交流收获 优化新知,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用自已的脑思考,用自已的双手去实验,用自已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已的嘴去表达,用自已的心去体会,对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及分子特性有了一些的了解。请学生转换角色以分子的自述为题,说一篇小作文。,布置作业 实践新知,1。课后习题P51 3、4题 2、家庭小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