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4949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练习.1空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空气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和_组成的,其中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史和空气的基本组成常识。答案:氮气氧气氧气氮气2.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_,空气的成分按_计算,大约是:氮气_,氧气_,稀有气体_,二氧化碳_,其他气体和杂质_。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适合预习后进行自我测试。答案:混合物体积分数占78%占21%占0.94%占0.03%占0.03%3.纯净物由_物质组成,混合_物由物质组成。思路解析:考查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答案:一种多种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

2、到空气中的_和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是空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思路解析: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灰尘等颗粒状物质。答案:有害气体烟尘5. _、_、_、_、_等气体总称为稀有气体。它们一般_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人们利用这种性质,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常把它们用作_。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_,因此它们在_中有特殊的应用。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惰性气体的性质及用途。答案:氦氖氩氪氙不与保护气不同颜色的光灯具制造业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_、二氧化氮、_和臭氧。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3、答案: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C.铁水 D.澄清的石灰水思路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铁水是液态的铁,属于纯净物。洁净的空气、矿泉水、澄清的石灰水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答案:C3.你的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物质,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洗衣粉 B.蒸馏水C.酸奶 D.精制碘盐思路解析:洗衣粉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中只有水,属于纯净物;酸奶是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精制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答案:B4.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石油化工厂排出的

4、废气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 B. C. D.思路解析:汽车排出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煤燃烧时产生了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它们都能造成空气的污染。而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二者均不会污染空气。答案:B5.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A. B.C. D.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空气的基本组成。答案:B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气

5、体C.洁净的空气 D.氯酸钾思路解析:水蒸气只含有水,是纯净物;二氧化碳也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也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属于纯净物。答案:C快乐时光上课偷看漫画不少人都有上课偷看课外书的经验,尤其是上课看漫画书。高中时代,恐怕最喜欢的莫过于上课看漫画,尤其是上一些会使人昏昏欲睡的课。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依样在上课时看新出的漫画书。他桌上摆着课本,抽屉放着漫画,正一页一页翻着细细品味。慢慢地,老师走到他身旁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不用放在桌下了,因为你的抽屉前的那一块板子已经不见了。”当时全班哄堂大笑。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

6、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思路解析: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是SO2、CO、NO2及可吸入颗粒物,均可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应受到监测。答案:A2.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思路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含量的增加,使得热量散失能力减弱;臭氧空洞是由于臭氧层被氮的氧化物和氟利昂等破坏造成的。答案:

7、B3.(经典回放)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氢气汽油蒸气面粉尘棉尘天然气A.仅 B. C. D.思路解析: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物质是微小粉尘颗粒,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若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面粉厂、棉纱厂等地就常常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是易燃、易爆物,遇明火,就会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若产生的热和气体来不及散失就会引发爆炸。本题易错选答案B。错因是没有认识到面粉尘、棉尘也是易燃、易爆物。答案:D4.人类对空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进行了长期和艰难的探索,许多的探索者都提出过他们的观点。较早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8、 )A.普利斯特里 B.舍勒C.侯德榜 D.拉瓦锡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史。答案:D5.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_。思路解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有大有小,绝不溶于水的气体是没有的。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只能是氧气、氮气在水中溶解性的差异。答案:氮气和氧气比较,氧气比氮气易溶于水6.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B.电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C.把块状的石灰石粉碎成粉末 D.水在加热时有小气泡产生思路解析: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电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电流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

9、;把块状的石灰石粉碎成粉末,属于物质形状的改变,物理变化;水在加热中有小气泡产生,溶解在水里的气体挥发出来,物理变化。答案:A7.下列用途中,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用氧气供给人和动物呼吸 B.用氢气作燃料 C.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思路解析:氧气供给呼吸属于氧气化学性质;氢气作燃料,氢气生成水,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用氮气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答案:C8. (2011泰州市)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酸碱性 B密度 C温度 D硬度思路解析:密度、温度和硬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酸碱性是化学性质。答案:A9.用

10、右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可用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同时水进入广口瓶,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_。(3)如果实验步骤是: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固体物质;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紧橡皮塞;燃烧完毕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结果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21。问: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思路解析: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同时压强减小,可通过倒流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答案:(1)红磷(2)广口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1/5(或21)(3)红磷用少了,瓶内氧气

11、没有反应完;装置漏气,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瓶内未冷却到室温使压强变大。10.某容器所盛的空气里含有氧气10 g,则此容器所盛的空气是50g。这句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思路解析:已知氧气的质量求空气的质量必须借助密度和体积。错解的原因是,利用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有空气的体积=10 L1/5=50 L。误认为空气成分按质量划分。答案:不正确。应改为某容器所盛的空气里含有氧气10 L,则此容器所盛的空气是50 L。11.下图是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红磷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该固体极易溶于水,而木炭与氧气反应后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该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下图为两个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图 图(1)图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图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3)图装置燃烧匙中放点燃的木炭,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吗?为什么?思路解析: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只剩下氮气和惰性气体等,因为氮气和惰性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氧气约占空气成分的20%,故气体剩余的约占80%。答案:(1)红磷过量,才能把氧气消耗完全。(2)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3)不可以;因为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气体体积没有减少,无法判断氧气的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