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00330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绵疫病引起的烂果危害下部老果较多。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逐渐扩大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果实内变黑,极易脱落。病果落地后,遇潮湿全果腐烂产生白霉,最后干缩,成为黑褐色僵果。发病初期,根据病情 710 天喷一次 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连喷 23 次。 软腐病引起的烂果危害果实。受害果最初病斑呈水浸状暗绿色,后变暗褐色,不久内部果肉腐烂发臭。果皮变白,失水后干缩,遇外力脱落。发病初期喷100 的波尔多液,或新植霉素 400 倍液防治。 灰霉病引起的烂果以青果染病较重。病部呈水浸状,病斑圆形或近半圆形,暗绿色

2、至灰白色,变软腐烂后,其上密生绿色霉层,病斑扩展到果实的 1/31/2时脱落,全果腐烂干缩成僵果。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150 克兑水 75 公斤喷雾。 炭疽病引起的烂果多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初期果实表皮上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并呈同心轮纹状凹陷,严重哩整个病果烂掉脱落。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炭疽福镁 300400 倍液防治。 褐纹病引起的烂果初期为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上呈干腐状僵果。药剂防治可用 65%福美锌 5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一次。 早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受

3、害后往往在花托附近的果面产生椭圆形凹陷斑,暗褐色,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果面易开裂,严重时脱落。发病初期可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生长期每亩用 46%百菌清烟熏剂 在傍晚熏蒸。 晚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污斑,扩大后中央呈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果不变软,不凹陷,无轮纹,潮湿时,在感病部位产生白色霉层。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 25%果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隔 67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遇雨应补喷。 疮痂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发病时,初期出现黑色或褐色隆起的小点,或具有水浸状边缘的泡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黑色疮痂斑,边缘有裂口,潮湿时有菌液溢出。发现病株后及时喷施 30%菌剂枷倍液,或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 日灼病引起的烂果发病原因是局部受热,温度过高,灼伤表皮细胞引起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早封垄。 脐腐病引起的烂果初期幼果脐部呈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病部颜色由暗绿色变为暗褐色。引起脐腐病的原因主要是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水分供应充足,后期缺水造成的。防治方法是:保证水分供应均匀,并在早晚进行,掌握的原则是见湿见干,切忌大水漫灌。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