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32260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平移和旋转》(北师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移和旋转舒城城关三小 张芳 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问题导入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你能按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吗?(教材27页例题)过程讲解1联系生活实际,仔细观察物体的运动特征(1)国旗在竖直方向上沿着直线上下运动,推拉窗和箱子都在水平方向上沿

2、着直线左右运动。(2)方向盘、风车和表针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在转动。2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1)像国旗、推拉窗和箱子这样,无论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还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称为平移。平移就是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确定平移需要两个因素,即方向和距离。(2)像方向盘、风车和表针这样,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现象称为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物体本身的方向、位置发生了变化。确定旋转需要两个因素,即旋转中心、旋转角(有方向)。3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平移:可以把物体

3、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用手推动物体做水平直线运动。旋转:可以把自己的一只手臂伸直旋转一周。4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平移和旋转现象。(1)传送带、升降机等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运动时,它们的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本身的方向也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平移现象。(2)汽车轮子、吊扇等都在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它们的大小、形状都没有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旋转现象。钟表下面的钟摆虽然没有转动一圈,但是也在绕着一个点运动,钟摆摆动时本身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也是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问题导入移一移,描一描。(教材28页“试一试”)

4、方法讲解1画图方法(1)画出棋子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数格子时把棋子作为关键点,从关键点向下数出4格,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描出圆点代表棋子。(2)画出铅笔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首先在铅笔上确定两个点(分别是铅笔的两个端点),然后根据题中要求将所确定的两个点分别向右平移3格,确定两个点平移后的位置,最后连线,画出平移后的铅笔图。(3)画出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后的图形。首先在三角尺上确定三个点(分别是三角尺三个角的顶点),然后根据题中要求将所确定的三个点分别向左平移2格,确定每个点平移后的位置,最后连线,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尺图。2正确解答拼出的图像小旗。判断图形平移的路线问题导入说一说,铅笔和三角

5、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的位置?(教材28页“试一试”)过程讲解1判断平移的方向先确定原图位置,本题中图和图是原图,以原图为中心,用方位词上、下、左、右来叙述怎样平移到图的位置。2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时,要看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平移了多少格。在本题中,先确定铅笔和三角尺上的任意一个点(或一条线段),所确定的点(或线段)平移了多少格,铅笔和三角尺就平移了多少格。3解决问题铅笔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5格;也可以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三角尺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也可以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发

6、展的过程。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学生动起来才能更好地领悟。结合以上因素,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两种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注重对学生操作活动的引导。在教学中,将已知的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难以驾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完成这一操作,加强了对学生的操作指导,从数格子到描点再到连线,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平移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分析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72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7、。2教材通过情境图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3教材提出四个问题,通过解决这四个问题使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能够直观地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常见的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感受、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能辨认现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用语言描述平移运动的过程,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能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普遍

8、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认识并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描述平移运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格子图 教学过程第1课时平移和旋转(一)激趣导学组织游戏,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词游戏吧!游戏规则是一位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另一位同学根据前一位同学的动作猜出相应的词语。做动作的同学可以说出与词语有关的内容,但是不能说出答案,否则算犯规。(课件出示“开汽车”“大风车”“开窗户”“升国旗”等词语,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师:同学们猜得可真准,在生活当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运动现象,你们想去认识一下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游戏活动

9、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目标导学观察图片,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27页的主题图。(1)描述画面中的运动现象。师:这些运动现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能说说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学生用语言叙述看到的运动现象。如: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2)尝试分类。师: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把这些运动现象分分类吗?学生自己先试着按不同运动方式将6幅图分类,再说说分类的标准和结果。预设生:升国旗、推拉窗和推箱子,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把它们分为一类;旋转方向盘、风车转动和表针转动,物体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把它们分为一类。导思点拨2分类

10、观察,认识平移和旋转。(1)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两组图片,说一说这两类运动有什么不同点。师:请大家分别观察两组图片,你能发现这两类运动的不同点吗?学生仔细观察后明确:第一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沿直线运动;第二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2)介绍平移和旋转。师:像升国旗、推拉窗、推箱子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像旋转方向盘、风车转动、表针转动等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师:你们能分别说说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吗?学生结合刚才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自由表达。3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师: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演示的动作,然后说出是平移还是旋转。(师做动作,学生猜)师:现在轮到你们表演了,大

11、家利用身边的物品在小组里做动作,让同伴猜一猜。学生小组活动。设问寻疑4举例说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和同桌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生列举生活中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升降、玩滑梯、用拖把拖地等运动是平移;商店的旋转门、抽奖转盘、转动水龙头等运动是旋转。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的设置,学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地接收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诊断反馈巩固练习1用“平移”和“旋转”填空。(1)在算盘上拨珠的运动是()现象;(2)电梯的升降是()现象;(3)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是()现象。(4)汽

12、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是()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2完成教材28页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先明确是在做什么动作,再进行判断。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现象,你们能说说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特征吗?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吗?拓展延伸教材28页2题。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一)平移:沿直线运动旋转: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平移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平移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操作实践,体会新知1移一移,描一描。(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第一个例题。明确题意。师:格子图中有几个图形,分别要怎样平移?练习数格子

13、。师:我们来数一数每一行、每一列分别有多少个格子。引导学生一起数格子,熟悉数格子的方法。(2)实施平移。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平移?平移后的图形在什么位置?形状会有变化吗?引导学生平移,明确平移的方法:将棋子看作一个点,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把铅笔看作一条线段,先把两个端点向右平移3格,再用线连起来;把三角尺看作一个三角形,先把三个顶点向左平移2格,再用线连起来。(3)观察拼出的图形。师:这三个图形拼在一起形成了什么图案?学生观察之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小旗的图案。设计意图:从数格子开始指导,为学生的平移操作扫除障碍,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平移时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在操作时有据可依,目的性更强,更

14、利于解决问题。2描述平移的过程。(1)课件出示教材28页第二个例题。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读题、观图,明确题意。(2)尝试平移,讨论交流平移的方法。师:大家先观察一下图、图与图的相对位置,再思考平移的路线。(3)组织交流。师:大家都考虑好了吗?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平移的?预设生1:平移铅笔,可以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5格。生2:平移三角尺,可以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4)归纳平移的方法。师:对于一个物体,我们怎样描述它平移的过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师小结:铅笔、三角尺平移时可以关注某一个具体的点,看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整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时,充分地交流思考过程,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29页3题。学生明确要求,先按要求平移,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完成教材29页4题。学生明确题意,仔细看图,描述平移的过程。(左图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6格;右图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5格)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29页5题。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二)平移的方法:先移点,再连线。 描述的要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