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937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的空间变化深圳中学 田树新教学模式介绍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用引发出新的开发性、发散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三、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四、达成目标,形成能力设计思路说明课堂的开始,出示2015年9 月3 日伏尸地中海海滩的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照片,讨论讨论叙利亚难民的成因,导入到本节要探讨的人口迁移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小组交流观点,组间质疑,教师及时给出各种案

2、例,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讨论问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各小组派代表总结讨论生成的主要观点,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组给予评价,对于正确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课堂最后教师呈现形成性评价试题,检验目标是否达成。教材分析人口的空间变化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的过渡。而本节的人口迁移一方面是人口增长的发展和深入,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城市的推进,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

3、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的不同特点。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3.学会归纳、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4、【教学难点】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重点是民工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1. 创设情境2015年9月2日,两艘满载叙利亚难民的小船,从土耳其博德鲁姆(Bodrum)出发要前往希腊的科斯岛(Kos),未料双双翻覆,23人中至少12人死亡,包括1名妇女和5名孩童,3日3岁小难民艾兰尸体被冲上岸,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叙利亚难民引起原因是什么?人口有迁移哪些方式?2. 确定探究主题主题

5、1人口迁移类型主题2人口迁移的原因主题3国际人口迁移主题4 我国人口迁移及原因主题5世界其他国家国内人口迁移及原因主题6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探究主题1 人口迁移的类型1.小组为单位探讨判断:下事例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在深圳中学任教的外教;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小明家前年买了新房,从罗湖区的人民北路搬到了蛟湖路。2. 依上述案例小组讨论:人口流动概念、人口流

6、动的形式、影响人口流动强度的因素及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3. 依上述案例小组讨论:人口迁移概念具备的三个条件、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型探究主题2 人口迁移的原因小组讨论:以自己父辈为例交流讨论自己家庭由故乡迁往深圳的原因 充分讨论后,老师介绍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师生共同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探究主题3 十九世纪前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为了便于同学探究,老师出示19世纪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结合历史知识小组讨论总结:19世纪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方向、特点、原因及意义探究主题3 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路线图小组讨论总结: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路线、方向、特点、原因及意义战前战后国际人口

7、迁移流向有何改变?探究主题4 我国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我国新中国成立前人口迁移材料: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山西、陕西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内蒙古等地。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建国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因素老师出示建国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小组讨论: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小组探究结果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的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沿海山区平原贫困地区发达地区、“民工流动”探究主题5 世界其他国家国内人口迁移及原因老师出示美国人口迁移路线图,美国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探究主题6人口迁移的影响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哪些影响师生共同总结:三、达成目标,形成能力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