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932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所在单元是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既是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又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发展而来的,提醒学生要注意历史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本课涉及到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经济、近代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诸多经济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地位,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变化,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

2、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3、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3)学会自学探究,用历史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问题探究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4、课前准备学生对于经济史的掌握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学习历史有普遍较差,因此在讲述经济史的内容,特别是古代经济史时,需要我们尽量联系实际,借鉴浅显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给学生。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为获得更多的市场和原料,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我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造成我国近代经济结构的

5、变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内容。【新课讲授】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页插图)。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表现【合作探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表现是什么?(1)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 与“耕”分离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又使中国农家的“织

6、”与“耕”分离。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列强操纵中国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2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侵入东南沿海。【合作探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量的主权遭到破坏,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主权的破坏,加速了列强的商品输入,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受猛烈的冲击,开始瓦解。(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使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

7、,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的“历史纵横”,思考: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这一解体过程中农民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促使近代企业的产生。过渡: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什么企业呢?(洋务企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从中归纳出时间、原因、主张、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内容、破产标志、和影响及失败的原因。)二、洋务运动洋务:指一

8、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2概况(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在中央是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3实践(1)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9、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近代军事工业的三个特征第一,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第二,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第三,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2)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

10、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合作探究】洋务企业的性质是什么?(1)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2)洋务派后期创办

11、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用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先河。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合作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顽固派的破坏;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5评价(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2

1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合作探究】阅读P42【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解题关键: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路引领:根据材料联系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1)有道理。(2)原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

13、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过渡】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最终失败,但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无疑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客观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本课的最后一个部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2概况(1)时间:1

14、9世纪六七十年代。(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3)地区:东南沿海地区。(4)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合作探究】阅读P42历史纵横,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有哪些?(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本课小结】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客观上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这次运动在促使本国封建经济瓦解的同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受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由于受外国资本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举步维艰;下节课,我们将关注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