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782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愚公移山》(语文人教八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陕西咸阳市教研员 李鹏 教材分析: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虽然这则寓言,短短三百余字,信息量却极大。人物有特色:愚公九十岁老翁,立志铲平门前大山,造福子孙后代,面对高耸的大山,瘦弱的身体,他并没有退缩;面对人手的短缺,工具的简陋,他没有抱怨;面对着世俗的嘲讽,无情的打击,他没有放弃。一个高瞻远瞩,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向上天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的愚公,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叙事有剪裁:愚公移山的场面,用叩石垦壤运于渤海之尾一句话带过,详细写了家人的议论谋划,愚公和智叟的斗嘴。选择了两个有趣的生活画面来表现愚公的坚韧不拔和雄心大志,剪裁新颖,别开生面。寓意有深度:最终愚

2、公精神感动了天神,两座大山被搬走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能把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困难克服,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学目标: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

3、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学习,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三、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

4、: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四 、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

5、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

6、对性。七、梳理课文脉络,理清故事内容。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目标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3、教师小结: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愚公移山能否成功呢?让我们在下一节课接着学习。八、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整理文言知识。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图中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智叟反对愚公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么? 愚公智叟 2、请同学们读一下两人的话,我们来比较

7、一下。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 你太不聪明了! 3、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帝感其诚,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移山的目的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 不笨! 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愚公对智叟的有力反驳,智叟有什么反应?(亡以应 哑口无言 无言以对 理屈词穷) 5、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

8、人,才是聪明的)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二、小结愚公移山的决心以及他的行动,说明他很聪明,正是他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天神害怕,天帝感动,移去了两座大山,面前出现了一条通衢大道。 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年来宝贵精神财富。 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三、愚公是个什么

9、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四、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10、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需要这种愚公精神。五、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六、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

11、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

12、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七、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知道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泽及后人,其思想之崇高、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定实在令人钦佩。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

13、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气魄,直面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愚公精神,不老永存。(板书)在征服了一座座高山之后,我们必将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 1、自选列子中的一段文字,自主阅读。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教学反思: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训练他们自己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格外重要,并且学生已经

14、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不再手把手翻译,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汇总,先学后练,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文言能力。通过巩固训练,让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有效,并学会灵活运用。品读活动,继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提高了鉴赏水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不像白话文,通俗易懂,学生一向敬而远之,但在读中理解,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了愚公妻子的支持,感受到愚公的执着,感受到智叟的浅薄。指引学生深入的文章的字里行间,从结构,修辞,语言等多角度探究思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指导品读文本,提炼出人物刻画的美,才能够把文章剖析得清楚,才能教的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