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693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练习】《语言的演变》(语文苏教必修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的演变提高练习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 瞿静静1、 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吕叔湘先生是苏南丹阳人,属于那种长期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几次见到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很接近苏州话。吕叔湘和俞平伯一样,都是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敬重和钦佩的人物。俞平伯两耳不闻窗外事。吕叔湘正好相反,更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年轻时翻译的罗伯特路威的文明和野蛮和初民社会就足以说明问题。以俗名论,他显然没有俞那种曾经家喻户晓的影响,但是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被尊为一代宗师并不过分。他的高深学问远不是我这样的外行可以评论。想说的只是,吕叔湘的身上具有人文关怀色彩,他的为人足以作为楷

2、模,祖父就经常教育我要向他学习。他最讲究认真做人,伯父叶至善常说,文章经过吕叔湘的法眼,心里可以踏实许多。 他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着汉语的纯洁。八十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的名字写成了“吕淑相”。我父亲想写信,希望他能放人一马,但最终还是没敢,因为这种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成天和语法打交道的人,难免给人一种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错觉。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动不动

3、就挑小媳妇的刺儿。吕叔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竟然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谈起自己的写作,总说他最初的文笔就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曾经风行一时。 粉碎“四人帮”以后,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十七万册,由此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文言文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但吕叔湘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给别人。吕叔湘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是振聋发聩的人物。他的名言是“教学教学,教别人学”。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

4、的两部书,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了中学教育上,非常巧妙地把学术的象牙之塔,与中学生的文化普及教育联系了起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哪位中学语文教师,竟然未读过他的开明文言读本导言。 (节选自叶兆言吕叔湘生平,有改编)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吕叔湘先生是苏南丹阳人,属于那种长期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但和他的祖父聊天的时候,说的都不是北方的普通话,而是很接近苏州话的南方话。B吕叔湘年轻时就翻译了罗伯特路威的文明和野蛮和初民社会这些著作,体现了他当时只钻研业务不关注现实的人

5、文学者的特点。C吕叔湘的脾气很大,爱生气。他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就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我父亲没敢劝他放人一马,怕他更生气。 D吕叔湘能把一门最枯燥的学问,做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他的文言虚字第一版就印了十七万册,由此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E吕叔湘非常巧妙地把学术的象牙之塔,与中学生的文化普及教育联系了起来。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一书。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把吕叔湘和俞平伯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比较?简要概括一下作者比较的内容。3、从全文看,吕叔湘给世人的影响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4、文章说,“语法有时候像一副铮铮发亮的手铐,锁住了写作者的手脚,而语言学家常常扮演恶婆婆的角色

6、,动不动就挑小媳妇的刺儿。”对于语法和语言学家的限制,你的看法是什么?谈谈的你的观点和理由。2、 论述性文本阅读(1) 阅读文本,回答5-7题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它先于语言文字而存在。现今世界仍有不少虽会说话却没有文字的原始民族,他们都有着并不十分简单的文化。人类社会有文明与原始的分别,而没有有文化社会与没文化社会的分别。 人类的文化,正如人类自己,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它随着人类的演化而演化。一旦人类的体质,特别是发声器官发达到足以创造出语言表达意识而多少有着固定形式的变化的一套声音符号,且更进一步设计出来文字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以后,人类的文化趋

7、向于急剧的发展。那些开化较早的民族的生活资料也就因此被记录、累积,并或多或少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文献。而通常所谓的“历史时代”就是指有文献以来的那个时代。语言哲学自然要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其研究对象。语言哲学有两个分科。其一,可称之为文献的语言学,或即文献学。这门学科大致相当于我国素来所谓的文字学、训诂学、校雠学等。它是以文献的搜求、注释与校勘,版本的异同及其年代的考订,文字的起源和流变,以及其他有关语文的问题为其研究对象的。这一学科的发展在东西方虽然都可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但真正走向系统的科学研究似乎是17世纪以后的事了。语言哲学的另一分科即语言的语文学,或即语言学。这门学科大致虽

8、然相当于我国素来所谓的音韵学,但其范围更为广阔,而且目标也不相同。它是以全人类的古今各民族的语言构造,即语音、语法为其研究对象的,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加以研究比较,从而定其类别,溯其系统。因此,这样的语言学又或名之为比较语文学,它是19世纪以来由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起来的。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的关系是显然的,而且是多方面的。首先,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素质。人类文化史没有语文演化史,便不是完整的文化史。其次,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史的研究,该族语文的研究显然属于必要的基础,不通晓该族的语文,该族文化的研究必不能深入。又次,文献经语文学家整理、诠释、考订以后,即成为文化史上的

9、可靠史料。如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之类,分别属于殷周汉代的重要原始资料。再者,人类由于迁播和接触而促成民族间语文及文化上的融合,从而从某些语文的分布及借用的情形上,就可以溯求毗邻的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关系。最后,语文的意义可以因为时间的不同而演变,而这种演变则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演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语文上去推论古今某些民族的文化如思想信仰及其文化素质的流变。刘知几史通曾论史家写近事不宜用古语,或改夷言为汉语,以求文字之真,这正说明语文与文化史研究的密切关系。(当代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的研究)5、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文化的一项是( )A. 贺兰山东麓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描画了远古

10、人类放牧、狩猎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B. 山西朔县一座西汉中期墓中,发现一个鹅鱼彩绘铜灯,鹅口衔金鱼,鹅颈中部镶一盏油灯,灯烟通过鹅颈进入装有清水的鹅腹被吸收。C. 云南贵州两省发现新生代地层中存在海相有孔虫化石,化石隶属砂盘虫和诺丁虫两科,其地质年代为中新世,距今500万年左右。D. 考古学家在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5万年,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原始民族,只用语言交流沟通而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并不能据此认定他们没有文化。B. 文化的发展给人类语言

11、和文字的产生以极大的推动,文献开始记载历史时代,并积累和或多或少流传下来。C. 语言哲学虽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但其分科的文献学和语言学具体研究对象却不尽相同。D. 语言学既研究全人类古今各民族的语言构造,又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研究比较,追溯系统。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类的演化中,体质的发达是渐进的,发声器官发达创造出表达意识的一套声音符号在先,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在后。B. 文献的语言学和语言的语文学同属于语言哲学,前者发源于古代中国,后者则是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的。C. 毗邻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应该源于民族之

12、间由迁播、接触而促成的文化融合,其某些语文的分布和借用就是这种融合的表现形式。D. 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关系密切,无论是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这些重要的原始资料还是刘知几的论述,均可为佐证。(二)阅读文本,回答8-10题古今任何语言,除了使用地区很小、使用人口很少的以外,都有方言的地域差异。人们早就观察到方言的存在。札记王制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东汉的王充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见论衡自纪篇)他正确地指出古书难懂的原因是:古今语言有历时的变化,又有共时的方言差异。 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同属一种语言的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共

13、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 方言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一般说来,同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区,也有移民把它带到远离故乡的地方,如流布在海外的粤语和闽南话。这些远离故乡的方言久而久之会演变成新的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等不同,口音、措辞、言谈也会有差别。例如20世纪初年之前的常州方言有街谈和绅谈的区别。街谈是城里大多数人说话的形式,绅谈则或多或少局限于文人或官吏家庭。语言的个人变体叫“个人方言”,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每一个人说话的特点各不相同。个人方言也可以算

14、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所谓方言,如果不加特别的说明,都指地域方言。 在有方言差异的社会里,人们开口说话总是用某一种方言。相对于“方言”而言,“语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在口头上使用的是“方言”,而不是“语言”。现代有些社会人为地制定“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当然可以使用这种民族共同语。但是我们仍不能将所谓“民族共同语”和“民族语言”等同起来。因为民族共同语也是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的。例如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常用普通话。且不管大多数人所说的普通话都是带有方言特征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北京话和北方话当然也是方言。我们并不能在普通话和现代汉语之间画

15、上等号。 中国的大多数语言内部都有方言差异,并且方言现象非常复杂。在七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粗略地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的结果,其余六大方言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不断南迁在南方逐步形成的。秦汉以前,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跟古汉语的前身相差很远,不能通话。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南方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南方相互歧异的六大方言。而且就在同一种方言内部,有的也有很大差异,如闽语中的莆仙话和闽南话虽然在地理分布上是相邻的,但是他们的使用者必须通过普通话才能畅谈。 (选自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有删改)8、根据原文,下列选项对“方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方言不是造成我们阅读古书时感到困难的唯一原因。 B方言是一种绝大多数语言内部存在的复杂语言现象。 C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变”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 D 方言在使用时会体现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的不同。 9、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引用礼记和论衡中的话,不仅指出方言现象早已存在,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对语言历史演变的探讨。 B文章第三段谈街谈与绅谈的不同,说明只要同属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