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318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导研案班级: 姓名: 教师:赵红梅课题:课型:预习+展示目标:1.知道纯水与自然水,软水与硬水的区别。 2.记住吸附、沉淀和蒸馏等的净化水的方法。 3.会过滤净水的简单操作。自主学习:1. 通过预习说出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2. 水的净化方法有_、_、_、_其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3. 硬水是含_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_的水,我们可以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合作探究:1. 我们知道自来水来自于浑浊的天然水,那如何一步步变澄清的呢,阅读材料,分析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总结出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 前面提到了过滤法,那实验室中是如何进行过滤的呢?分组进行过滤操作,思考:1 过滤操作需

2、要哪些仪器?2 分析过滤器用水润湿的原因。3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 交流讨论:1 玻璃棒的作用?2 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3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4. 简述硬水的危害,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小实验)5. 分析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考经典例题展示例1.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 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 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转化为蒸馏水例2.下列关于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加入明矾使颗粒凝聚B 加入氯气消毒C 通过砂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 通过活性

3、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A海水B空气C氢气D食盐水E矿泉水F氧气G蒸馏水5、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6、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 A、沉淀 B、消毒

4、 C、过滤 D、蒸馏7、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8.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9、指出下图中的错误: (1)_ (2)_谈收获水的净化教学反思梁格庄中学 赵红梅本周我做了一堂课,通过做课,我发现有优点也有缺点,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

5、,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2、 教学设计首先一位同学课下做了一个简易净水器,演示由浑浊天然水经过装置,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变澄清,带着疑问引入课题,水的净化。通过课下预习,检测预习效果。教师引出清澈的自来水,小组内讨论分析自来水净水过程,总结净水方法。小组展示。组内进行过滤操作,学生演示操作过程,总结注意事项,多媒体规范用语,强化理解记忆,组内对子互背,组间挑战。小实验展示硬水、软水的区别,教师分析蒸馏装置,总

6、结完净水方法后,回顾简易净水装置各层作用。首尾呼应。最后给出两道中考经典例题进行分析,接着检测当堂效果,评出最积极活跃小组给予鼓励。3、 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在教学的执行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知识深挖掘,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了深入的分析,真正做到重点突出。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创设教学情景,以学生做的简易净水器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我选的例题针对性强,链接中考,让学生提前感受中考题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探究为手段,力求使化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真正做教师导、学生学,并且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四、不足之处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课堂组织设计不当,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个别讨论问题较简单,导致时间充裕。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一定会给予我们惊喜,只有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才是永生难忘的。学生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