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03128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萃取过程常见质量波动及解决办法8.4.1 LIX 除铜余液含铜超标,硫酸铜溶液含钴超标主要原因:(1)LIX 料液含铜高,流比没有及时调整;(2)LIX 有机含铜高,反萃不彻底;(3)LIX 有机中含有细小固体颗粒,导致分相不好;(4)萃取箱中固体颗粒沉积过多,没有及时清理;(5)萃取箱阻流栅栏堵塞,影响澄清速度。解决措施:(1)根据料液成份及时调整流比;(2)增大反萃酸更换频次,控制好酸度,保证反萃效果;(3)溶解液加强过滤,定期对 LIX 萃取箱进行清理;(4)对萃取箱阻流栅栏定期清理。8.4.2 P204 铜余液含铜超标主要原因:(1)铜料液中铜、锰等杂质总量高,P204 皂化率和流比没

2、有及时调整,萃取容量不足;(2)P204 皂化率不够,铜余液 pH 控制不好;(3)P204 洗钴酸流量过大,导致铜料 pH 降低;(4)除铁后液 pH3.9;(3)铜料 pH3.5;(4)有机断流;(5)P204 洗铁酸更换不及时,补充新酸量大,有机洗涤效果降低。解决措施:(1)及时调整流比;(2)调整皂化率,降低萃取段水相 pH,控制水相 pH 在 3.73.9;(3)及时更换洗铜酸、洗铁酸,保证再生有机萃取能力;(4)加大有机流比,水相打循环。8.4.4 皂化率低主要原因:(1)皂化用碱量不够或碱浓度不够;(2)再生有机 H+低,没有及时补充新有机。解决措施:及时分析氢氧化钠浓度和再生有

3、机 H+,皂化时间要充足。8.4.5 皂化率高主要原因:碱过量加入,没有及时分析皂后 H+。解决措施:班中必须经常分析分析皂后 H+,及时调整有机或碱的加入量。8.4.6 氯化钴含铜、含钙超标主要原因:(1)不合格的 P204 萃余液进入 P507 工序;(2)铜、钙在 P507 工序反萃钴段富集,氯化钴 pH 长期控制在 2.53 甚至更高,反萃钴酸突然增大,氯化钴 pH 降低过快。解决措施:(1)P204 工序加强控制,杜绝不合格萃余液进入 P507 工序。(2)控制好反萃钴段氯化钴 pH,防止杂质富集;(3)加大反萃酸流量,最后清出不合格水相,重新清槽。8.4.7 氯化钴含镍超标主要原因

4、:(1)萃取段颜色失控,流比失调;(2)皂化率过高,有机相粘度大,导致 P507 翻车,含镍高的溶液被夹带至反萃钴段;(3)洗镍酸流量小或酸浓度不够;(4)洗镍后有机澄清级水相液位高,未及时排放。解决措施:(1)加强岗位责任心,勤巡查流量和颜色变化;(2)皂化率严格控制在技术条件范围内;(3)保证洗镍酸流量和浓度;(4)定期对洗镍有机澄清级排空水相。8.4.8 氯化钴含镁超标主要原因:(1)萃余液中 Ni、Co 浓度失调,P507 萃取段没有及时调整流比,颜色失调;(2)皂化率高,P507 有机粘度增大,分相不好;(3)制镍皂不完全。解决措施:(1)严格控制 P204 萃余液浓度;(2)P50

5、7 萃取段控制好颜色;(3)保证皂化率在 6065%;(4)控制好制镍皂段有机质量。P204 萃取 8、9、10 级堵塞的原因?如何避免?答:料液钙含量大于 0.5g/l,在萃取级形成碳酸钙沉淀,堵塞萃取箱。(1)降低料液钙含量;(2)在 8 级通入未皂化的生有机;(3)低 pH。P507 排放 Na2SO4颜色发绿,含镍超标,请检查原因,如何处理?答:原因是 Na2SO4夹带 NiSO4,硫酸镍、有机流量不合适。处理方法是:通过调整硫酸镍、有机流比,减少硫酸镍的流量,恢复正常生产。镍钴料液成份合格,萃取段、洗镍段箱内颜色正常,但氯化钴含镍不合格,其原因是?答:(1)由于洗镍段澄清级水相没有及

6、时按规定排放,造成含镍水相与负载有机相进入洗钴段而被反萃进入 CoCl2溶液中;(2)洗镍段流量较小或酸的当量数小于 1.2N,引起CoCl2含镍萃取某段有机流动,但水相不走,即涨槽,请检查并处理故障?答:原因:(1)水相流管堵塞;(2)料液断流;(3)有机流量大,料液流量下小,顶住料料液。处理:(1)疏通水相流道;(2)检查料液泵;(3)调整流比。17、简单分析萃取级澄清室不分相的原因,如何处理?答:原因:(1)流比不合适,流量过大;(2)相界面波动大;(3)有机乳化严重;(4)有机粘度大;(5)皂化率高。处理:(1)降低流量,控制流比;(2)稳定相界面;(3)有机经过处理过滤,除去乳化有机;(4)配入一定量的稀释剂;(5)控制皂化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