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赶海》(苏教)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31050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赶海》(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赶海》(苏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赶海可镇一中 闫老师 教材分析 赶海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尤其第三自然段,写的很具体,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是歌曲大海啊,故乡中反复咏唱的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一片深情。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其中第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虾”、“抓蟹”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先总写

2、沙滩上很多,然后写一个山伙伴抓蟹。接着写“我”捉虾。最后写“我”满载而归。第三段(第5自然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告诉我们童年时赶海的事印在“我”的心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三小节,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三件趣事中体会赶海的乐趣;3、抓住“嘿”、“哎”、“咦”、“哦”等语气词儿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情境及朗读,初步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特色,体会写法并会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

3、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练习积累运用语言;2、在朗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2、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播放视频大海啊!故乡)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4、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

4、合作学生字。(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 似的 螃蟹 嘿 束手就擒 哩 哟 痒 喧闹 恢复 一支歌 暑假 舅舅 自由自在 抓住 东逃西窜 夹住 长须 捏住 俘虏 大虾 趣事 退潮 沐浴 余晖(2)理解词语。 自由自在 东逃西窜 束手就擒 赶海(3)学习多音字。 似 假 夹(4)听读课文。 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揭示课题1、默读课文,概括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为一句简洁的话。(1)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2)舅舅带我来到海边,我追赶浪花;(3)赶海时的情景,我和小伙伴摸海星、捉螃蟹、捏

5、大虾;(4)赶海的人们回去了;(5)我边回边唱歌。2、根据段意,说说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首尾用同一首歌来呼应;按“来到海边;人们赶海;人们回去”的事情发展顺序写。)3、请同学们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二)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告诉我们童年时赶海的事印在“我”的心中。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

6、)学习第一部分。1、课文写的是哪时发生的事?从哪里看出的? 出示第一自然(童年每当便想起)2、你能用“每当便想起”说句话吗?(二)学习第二部分。1、“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2、讲读第2自然。 出示: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1)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 (这个“闹”字,抓得好。)(2)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 (“闹”,既说明是再三的要求,又体现儿童的特点。)(3)出示: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

7、的浪花。读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写的? (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板书:追浪花)(3)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一到海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动人的情景,“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浪花。板书:追赶浪花。3、讲读第3自然段。(1)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2)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做了些什么? (“我”抓海星。)(板书:抓海星)(3)海星好捉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捉?你读读看? (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8、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嘿”要怎么读着,读出什么呢?(惊喜)(4)过渡:“我”抓到了海星,可是那边还一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呢? 出示句子: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5)这里“哎”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读呢,并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好奇)(6)螃蟹好抓吗? 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画出相关的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谁来读?(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

9、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7)当小伙伴的手被夹住了,我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事?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我”捏大虾。(板书:捏大虾) 出示:这是一只_的大虾(顽皮、神气)(8)现在请分别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个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一个同学读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你们为什么把“咦”,“哦”这两个语气词读的这么好呀?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咦”要读出不解的语气;“哦”恍然大悟)(9)(点击出示

10、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请同学们齐声朗读。(10)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趣)“我”摸到了小螃蟹;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4、讲读第4自然段。(1)出示: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瞧,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你知道里面会有些什么吗?(自由

11、发言) 出示:他们的手上,脸上,心里,发挥你的想像将这些句子补充完整。(2)现在这一幅事面和刚才的一样吗?你有什么感想?。 (前面的热闹是一种别样的美,那么现在就是一种宁静的美。)(三)学习第三部分。(1)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清凉凉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课文哪写到这支歌(生答) 出示句子: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文章以歌词开头又以歌词结尾,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叫首尾呼应。)(板书:首尾呼应)(2)赶海是

12、一件趣事,有“嘿”的惊喜、“哎”的好奇、“咦”的不解,也有“哦”的恍然大悟。自由读一读让我们再好好体会作者用词的妙趣横生吧!出示四句: 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四)听课文朗读,再次感悟。(五)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13、。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五、课堂总结:1、教师小结:赶海经历描写得生动而具体,富有童趣。文章以赶海为引线,抓住“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件形象而充满童真的趣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第三自然段分别用了四个语气词、一个比喻句,第四段用了一种平静、和谐的笔调描绘了夕阳西下、满载而归的情景,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给人留下更多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更通过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动人歌曲“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首尾呼应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一份依恋、一份浓情、一份长大后挥之不去的真挚情怀。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颇具所谓圆合之美。2、全班默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六、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有趣的事情呢?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如果也学者小作者的样子,把有趣的地方写出来,再加上合适的动词、语气词。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