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28658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左登芝-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学生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1、药品选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选择、 操作步骤顺序2、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3、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三、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我们知道了制取一种气体,实验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 发生装置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条件:(1) 反应物状态(固固、固液)(2) 反应条件(加热、不加热) 收集装置的确定 排气法气体性质收集方法装置注意事项举 例密度比空气大,不与水发生反应向

3、上排空气法瓶口盖玻璃片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CO2、O2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向下排空气法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H2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法导气管不宜深入集气瓶过长O2 、H2 、CO讲解并板书: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固体药品:石灰石和大理石 液体药品: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2HC l= CaCl2+H2O+CO2(重点)注意:(1)不能用H2SO4代替盐酸,因为CaCO3+ H2SO4 = CaSO4 +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了碳酸钙与酸接触,使反应难以进行。(2)不能用Na2CO3代替大理石,因为碳酸钠粉末,反应速率太快,不

4、便于控制。 (3)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农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气体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3、发生装置(固液反应不加热)、收集方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则证明收集的二氧化碳已满。、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工业上,把石灰石放在石灰窑里,经过高温煅烧,就值得生石灰,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CaCO3 =CaOCO、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大理石、塞紧塞子、发生装置内导管刚露出塞子即可()把反应装置固定好()把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下端,液封()收集气体,

5、到期不思念一定要插入集气瓶底部()检验是否集满拓展: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含有碳酸根化合物的样品,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样品中有碳酸根离子。课堂练习:、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反应条件相同、气体收集方式可能相同、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比较CO2、O2的制法项目气体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原料试验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步骤验满O2CO教学拓展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了解了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让他们自己选择实验装置,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本节课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设施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