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8333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水利水电毕业论文(本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1.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1.1 XX 县 XXX 村村自然概况 .1 1.2 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 2.2.工程规划及方案论证工程规划及方案论证 2 2 2.1 设计水平年的确定 2 2.2 供水范围确定 2 2.3 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3 2.4 水源选择与分析论证 3 3.3.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4 4 3.1 工程总体设计 4 3.2 管网布设与水力计算 4 3.3 建筑物设计 5 4.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6 6 4.1 施工条件分析 6 4.2 工程施工工序及施工保证措施 6 4.3 施工总布置 .12 4.4 施工总

2、体进度安排 .12 4.5 施工组织 .12 2 5.5.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212 5.1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依据 .12 5.2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2 5.3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2 5.4 对不利环境影响的整治措施 .13 5.5 总体评价 .13 6.6.工程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 1313 6.1 建设管理 .13 6.2 运行管理 .14 6.3 水源保护 .14 7.7.投资概算与水价分析投资概算与水价分析 1515 7.1 工程设计概算 .15 7.2 水价分析 .17 8.8.效益评价效益评价 1818 8.1 社会效益 .18 8.2 经济

3、效益 .18 9.9.结论结论 18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919 1 1.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 XX 县 XXX 村村自然概况 1.1.1 行政区域与人口状况 XX 县 XXX 村村位于 XXX 镇西部,地理坐标东经,北纬。这里山高坡陡,沟 壑纵横,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仍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模 式中。目前该村 110 户 335 人饮水,主要靠挑泉水吃,用水方便程度低,群众 饮水相当困难。且此处唯一的水源属于高氟水,水源水质不加处理直接饮用还 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制约村域经济发展,为此群众迫切要求能从根本 上摆脱饮水困境,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1.1.

4、2 气候特点 XX 县属 XX 山地暖温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823.6mm。降雨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三个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67.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936mm,干燥指数 1.86,多年平均风速 1.8m/s。 年平均大风日数 1.8 天,其中春季最多,秋季最少。XX 县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气候垂直差异大,属典型的山地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 15.3,极端最高气温 36.3,极端最低气温-15.3。平均无霜期 189 天,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 32cm,平均冻土层深 24cm。 1.2 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条件的

5、制约,XXX 村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饮水 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饮用水量不足、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 标等。 1.2.1 水质不达标 XXX 村村饮水大多以自备大口井取地下水以分散式自给为主,西南部半山 区农村大多用塑料管道从山沟引用浅层渗水。这些地方的水源含氟量高、污染 严重、饮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水,地方病严重,吃水困难或水质恶劣,严重危 害农民群众身心健康。 1.2.2 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水源保证率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干旱缺水突出。 XXX 村村地区贫困,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困难,生活用水大多 依靠人担、畜驮或车拉,需往返几公里甚至几十

6、公里,极为不便。加之群众受 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水是上天气所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商品的 2 意识形态没有形成,水价低、收水费难,难制定灵活的运行机制。这些因素严 重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应执政为民,努力解决人民群 众最急迫、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构

7、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是“工业的 血脉” 、 “农业的命脉” ,它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有着极其重要 的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步应解决农村生活用水保障问题。这是 首要任务,也是关键问题,迫切需要,也势在必行! 1.3.2 居民用水保障需要 XXX 村目前的饮水现状存在:水源水质未经化验、净化处理,水质无法得到 保证,容易导致各类疾病发生,威胁村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水源水量未经 调查论证,枯水期常出现无水可用或水量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 阻碍当地社会经济文明发展。当地居民迫切希望进行供水工程的统一规划建设,

8、 早日改善生活用水问题,保障生活用水安全,确保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工程规划及方案论证工程规划及方案论证 2.1 设计水平年的确定 该供水工程现状水平年为 2011 年,其资料依据为 2011 年第三季度末统计 资料,设计水平年为 2021 年。 2.2 供水范围确定 该工程供水范围为 XXX 村村,供水人口 335 人。近期规划供水人口按自 然增长率 6计,到 2021 年人口达到 355 人。 3 2.3 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2.3.1 用水量标准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规定的供水标准, 并结合项目 区人畜饮水实际,按全日供水,水龙头入户,确定最高日居民生活

9、用水定额为 60 升/人/日。 2.3.2 日最大用水量 WAB(1+K1) 式中 A规划期人口数 即:AA1(1+0.006)10 A1现有人口数,A1335 人,则 A335(1+0.006)10=3351.06=355 人 B 供水标准 K1管网水量损失系数,即:K115%,则 W3550.06(1+0.15) 24.5m3/d 故蓄水池选取 24 m3 确定工程规模为 30 m3/d。 2.3.3 主管网设计流量 Q(W/24)K2 式中 K2 为供水时系数,取 2.4 则 Q24.5242.42.45 m3/h0.68L/S 2.4 水源选择与分析论证 2.4.1 水质分析 通过现场

10、勘察和分析比较,该村在悬马沟有一股泉水,水源点上游植被覆 盖率高,水土保持情况良好,且无任何工业污染,人类活动较少,水质清澈无 污染,水量充沛,经实际测算,泉水出水量 3.8m3/h,满足需水要求,是理想的 供水水源。 在该泉水处新建集水池及沉淀池,使水自流至蓄水池内,再通过供水管道自 压树枝状输向用水户(由于该工程饮水管线较长且高差较大,需要在管道中设 置自动排气阀和减压池) 。此方案投资相对较小,管理方便,最为合适。 2.4.2 水压分析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 水头,单层建筑物为 510m,两层建筑物为 1012m,两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 4 加 3.

11、54.0m。根据此规定,结合各水源点与供应片区相对高程及位置,合理选 择水处理站位置及输、配水管线路,并采取必要的加压或减压措施,保障各供 水片区建筑物均达到水压要求,确保正常供水。目前水处理站较合理,区域内 可以达到水压要求。 3.3.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3.1 工程总体设计 供水工程均为重力供水工程,由集水井、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子 项组成,其供水流程为:集水井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到户用水拴。 3.2 管网布设与水力计算 3.2.1 管网布设 共铺设 1.25MPa PE100 输配水管网 11480m,其中 D外634.7 型号 6300m,D外504.6 型号 530m,D外403

12、.7 型号 850m,D外323.0 型号 1100m,D外252.3 型号 2700m,为控制用水,便于检查,在主要支管分岔处 设置闸阀。详见图。 3.2.2 输配水管网设计 3.2.2.1 管网水力计算依据及原则 A:依据: q=0,每一管段的流量等于其下游各节点流量之和,然后根据节点流量即 可求得各段的计算流量,从而根据 di=(0.Q1.774/i)0.21 计算管径; 利用 hf=0.Q1.774/D4.774L 计算水头损失。 B:原则: a)在正常供水情况下设计供水支管道末梢富余水头不小于 5m,最大不超过 40m。 b)根据设计水平年年用水量 0.88 万 m3,日实际供水时间

13、按全天 24 小时 考虑,计算有关参数。 3.2.2.2 输配水管网计算 依据工程实施方案,可知输水主管道沿庄内主路布设,支管道沿庄内小巷 道树状分布,毛支塑管输水到户。在主管道接口处分设闸阀井 6 处以便管控制 水量、管道检修和每月计量抄表。根据工程建设地水文气象条件,结合管线布 设方案,考虑冻层厚度,要求管道埋深不小于 0.8m。 5 A:输水主管管径确定 共铺设 1.25MPa PE100 型输水主管管网 11480m。 B: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供水工程配水管网布置主要沿村内居住特点,呈树状分布,根据 di=(0.Q1.774/i)0.21 计算得管径,材质 PE 管,承压 1.25 兆帕

14、,埋深 0.8 1.0m。 通过水力计算,并对其沿程水头损失进行迭加(局部水头损失不计算) ,其 迭加结果均小于相应的地形高差,在水量、水压方面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 (详见水力计算图) 3.2.2.3 输配水管网铺设 供水主管线的设计原则 线路最短、减少拆迁、少占农田,管线施工、运行、维修方便,尽量减少 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应与当地规划结合、考虑近远期结合和分布 实施的可能。 配水管线的布置原则和要求: A:布置原则: 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并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在 符合道路规划的前提下,力求沿最短距离铺设管线,供水到户,按照规划留有 充分的发展余地。 B:要求:

15、 为了便于检修和冬季防冻排水,管道纵向应有一定的坡度,并在其最低处 装有泄水阀,最高处装有排汽阀以防汽阻,暂时缓建的支管和毛管可在干、支 管上预留接口,支管道沿庄内主要道路布置使得两侧用户最大。 3.3 建筑物设计 3.3.1 集水井 在 XXXXXX 泉水处用 C20 砼井圈修建集水井 1 座,直径 1m,深度为 1.8m, 并加盖板,集水井应高出地面 0.4 米,盖板采用 C20 钢筋混凝土现浇, 厚 0.12m,并留进水孔,预埋进出水管和排污管。 3.3.2 沉淀池 建在蓄水池前,净尺寸为长宽高厚=21.21.30.20m,C15 混凝土现浇,盖 板采用 C20 钢筋混凝土现浇,厚 0.

16、12m,中间设隔墙,并预埋进出水管和排污 管。 3.3.3 蓄水池 在山坡处新修蓄水池一座,为钢筋砼矩形蓄水池,净尺寸为长宽高 =4.03.02.0m,壁厚 0.20m,容积 V=24m3。C20 钢筋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 C20 钢筋混凝土现浇,厚 0.12m,并预留通气孔、检修孔,进出水管、溢流管、排 6 污管。详见蓄水池平面、剖面图。(蓄水池加锁,以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3.3.4 浮筒消毒设施 将浮筒缓释消毒器分别投放在蓄水池内,离进水口 1m 处最好,并使进水 口消毒器出水口呈一直线,利用进水和出水时产生的水流冲击消毒器,使 消毒器轻微摆动释放氯量。 漂精片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与水接触 30 分钟以后,出厂余氯含量达 0.3mg /L 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都有杀灭作用。 3.3.5 到户用水栓 均采用装配式 5024120cm 型台式户用水栓桩,共设龙头 110 个,供水到 户。龙头杆采用 1.6MPa D 外 252.8 PPR 管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