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822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缩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营养与保育 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一、名词解释1、营养P5营养是人体为了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等正常生理、生长和免疫功能的需要,从外界摄入、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养分的生物学过程。2、保育P8保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保育就是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促使婴幼儿的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狭义的保育是指对婴幼儿身心的保护和养育,即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生存能力。3、教育P6教育是两方面含义的合成,从教的角度讲,它是对人的成长施加影响,人为干预成长过程;从育的角度讲,它是将人自身的潜质引发出来,通过个人内部的原动力来不断发展。4、生长发育P36生

2、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5、内分泌系统P34内分泌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和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它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主要有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6、生长发育形态指标P39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以测出的各种量度。二、不定项选择题 1、婴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B ) P5 A.0至3岁 B.0至6岁 C.3至6岁 D.0至7岁2.营养和保育的关系中正确的是(C )P9 A.营养和保育是同一个概念 B.营养是保育的第一阶段 C.营养和保育是不可分离的 D.保育是营养的一部分3

3、.下列列出的生长发育中的生理功能指标正确的是(D )P41 A.身高、体重、头围 B.身高、体重、脉搏 C.血压、脉搏、头围 D.脉搏、血压、肺活量 4.乳牙出齐的时间为(D )。P33 A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5.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A )P37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生殖系统 D.运动系统 6.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A )P32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7.婴幼儿认知发展包括(A B C D )方面。P49 A感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E人格 8.儿童在( B )岁开始会

4、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P61 A.8个月 B.1岁半左右 C.2岁 D.2岁半9、筛查性测验包括以下哪些(A B C D E )。P77 A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 B图片词汇试验(PPVT) C绘人试验(Drawing-a-person Test) D50项智能筛查量表 E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三、简答题(一)简述营养和保育的关系。P8-9 (1)营养是保育的物质基础婴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营养物质,离开了营养物质,基本的生存活动都难以维持,就更谈不上发展了。从这个角度讲,营养保障了婴幼儿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2)保育是营养实现的保障良好的

5、营养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协调,促使二者协调的关键是环境,而营造婴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的过程就是保育的过程。在目的性上,营养和保育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为了促进婴幼儿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在促进婴幼儿成长的方式上,二者又各有侧重,营养侧重于对婴幼儿成长的物质基础的保障,而保育侧重于对婴幼儿成长环境的营造。营养为保育提供了营造环境的前提和依据,而保育又为营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二)简述保育员应该具有的素质。P15 (1)系统的专业知识;(2)熟练的专业技能;(3)良好的心理品质:执着的事业心、坚强的意志、聪敏的认知能力、鲜明的自信和自尊、良好的形象等(三)简述婴幼儿骨骼的特点。P29 (1)骨膜比较厚(2

6、)全是红骨髓 (3)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哪些?P42(1)等级评价法;(2)指数评价法;(3)生长发育监测图法(直观评价);(4)粗略的评价方法;(5)综合评价法。(五)简述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P51 (1)婴幼儿的感知觉是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独立行走和摆弄、操作、使用各种物体的动作,对于扩大视野、进一步发展各种感知觉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2)从近距离感觉逐渐转向远距离感觉。儿童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以肤觉、味觉为中心的近距离感觉,随后逐渐发展以视觉、听觉为中心的远距离感觉。(3)从不分化到逐渐发生分化。婴幼儿常出现联觉现象,这是各种感觉未能

7、分化的表现,随着儿童抑制功能的发展,逐渐达到各种感觉的分化。(4)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六)简述幼儿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P70 (1)自我意识的发展;(2)人际关系的建立;(3)性别行为的发展;(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四、论述题(一)为什么说婴幼儿阶段是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P8婴幼儿是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无助和虚弱性使教育者在给予刺激时应该特别注重刺激的强度和时机,因此“教”被换成了“保”字,保有保护的意思,也就是说,给予刺激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婴幼儿原始本性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发展的可能。因此,对于婴幼儿的成长促进而言,保育更为合适。(二)婴幼

8、儿营养与保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0从婴幼儿身心发展对环境需要的角度,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工作任务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量肥肉和荤油5)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2、构建婴幼儿良好的进食氛围;1)吃饭时情绪波动太大2)吃饭时精力不集中3)饭前疲劳过度 4)饭前吃的零食过多3、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1)注重食物的外观2)注重食物的体积大小3)注重食物的趣味性4、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预防

9、营养失衡;5、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婴幼儿各阶段身心发育的基本知识和营养素的基本构成;熟悉并掌握婴幼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喂养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学会各阶段儿童的膳食配制;认识和掌握与喂养不当相关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食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以便合理安排婴幼儿的膳食与喂养,为进一步学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及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意识和能力,使学员能分析和运用婴幼儿营养与保育知识,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并使学员在对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基础知识了解的前提下,明确其实践应用方法

10、。(三)为什么要进行婴幼儿营养与保育。P161、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婴幼儿建立特殊环境的重要性在自然界中,对于动植物的幼体而言,在生命之初都是非常脆弱的,虽然有些物种的生长很快,但总的来讲,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很差。由于婴幼儿自身的虚弱性,其独立地面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还有很大困难。设置一个特殊的环境,使婴幼儿避免直接面对外部环境,而在这个为其设置的特殊环境中获得最初成长所需要的安全、营养和护理,加速其生长和发育,不仅是提高婴幼儿生存机会的需要,同时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营养与保育对婴幼儿个体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失去了营养与保育的情况下,婴幼儿因其自身的虚弱性和本能

11、的缺乏,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很低。因此营养和保育对婴幼儿个体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2、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促进家庭和谐的需要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提前发现一些疾病,减少因婴幼儿疾病所带来的困挠。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减少家庭悲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关系。3、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婴幼儿期成长发展的质量,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高度。由此,婴幼儿营养与保育对国家人才的大量培养、人才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营养与保育有助于增强未来人才的物质基础。营养与保育有助于形

12、成未来人才良好的人格基础4、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是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利于形成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能够为婴幼儿实现很好的发展,使每一个婴幼儿都不至于因各种原因造成大的伤害和死亡,从而也就尽可能多地保存了人类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人类今后的发展。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利于积累人类的智力资源。婴幼儿时期的营养与保育是人类智力开发的基础,加强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有助于提高全人类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保证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四)试观察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并结合实际谈谈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保育。P58(1)创设有利于婴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首先,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基

13、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促使孩子有话愿说。其次,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有计划地带领孩子直接观察、直接接触外界物体。最后,教师或成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说普通话。(2)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如听、看、触、摸、尝、闻等等,积累对周围环境的感性经验。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家长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

14、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家长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4)经常与家长和同伴对话交流婴幼儿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和大人不断地进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家长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要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教师或家长通过反复说某个词汇,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汇,扩大词汇量。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5)逐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家长要以身作则,说话做事情要有条理性,为孩子做出榜样,慢慢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一 、名词解释1、营养素P9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