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8197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学案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案和学案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关键词:宏观组成,微观组成与结构,关于组成与结构的化学用语,分类思想,分类方法,分类标准(依据)与示例,分类应用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份“化学元素”组成。虽然物质种类繁多(达3千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化学元素只有100多种(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这些元素又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简称“微粒”或“粒子”)形态存在于自然界,按不同的方式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宏观物质世界。1.元素概念 。【课堂练习】(1)写出1-18号元素名称、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H、H2、H+、H- 的共同点是什么?

2、2.原子 。它由 和 构成。原子核由 和 构成, 带正电荷, 不带电,核内所有 电荷总数称为“核电荷数”,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类原子。把不同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序,所得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其负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故原子呈电中性。思考: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 ,越稳定,离核越远,能量越 越不稳定。最外层电子能量最 ,故化学变化中通常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改变的往往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也称为“价电子”)。【课堂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3、规律:每层最多排 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电子。当最外层电子达到 个时,达到稳定结构。(2)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原子 氧原子 硅原子 氯原子 钾原子 镁原子 氦原子 氩原子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叉“”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氢原子 钙原子 铝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氯原子 3.离子 (1)某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生成简单阴、阳离子,又称单核离子,如Na+ 、Cl-等;复杂离子又称多核离子,如OH- 、SO42- 、NH4+ 、CO32-等等,它们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4、而成的带电荷的原子团,相对比较稳定,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化学反应。【课堂练习】画出下列离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 氯离子 、 镁离子 、 硫离子 、 钠离子 、 (2)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含钾、钙、钠、镁的化合物及铵盐等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单个的小分子。4.分子 如: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小分子、分子聚集体、高分子等。 (1)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除NH4Cl等铵盐外都是共价化合物,但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以分子存在,如:水、

5、二氧化碳等;有的并不存在分子,如二氧化硅等直接由原子构成。【小结】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看,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则是由离子构成。在自然界,有的元素以单质存在,称为游离态,有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称为化合态,有的则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质子离子原子物质分子元素核外电子中子物质原子核宏观构成形成【课后练习】1.指出下列元素符号周围阿拉伯数字2的涵义:2H H2 Mg2+ SO42- H22 2.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氧原子 ;5个碳酸根离子 ;4个铵根 ;+3价的铁元素 ;2个二氧化碳分子 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分

6、子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 ) (2)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 (3)干冰晶体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 (4)食盐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 ) (5)硫酸中含有3种元素 ( )288+17+11284.下列微粒中,属于原子的有 ,属于阴离子的有 。+928+624A. B. C. D. 【答案】1.2个氢原子;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个镁离子带有2个正电荷;1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负电荷;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2.3O 5CO32- 4NH4+ Fe 2CO2二、物质的分类分类思想: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

7、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树状分类法(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分类标准(依据):物质的存在、组成(元素组成、阳离子、阴离子等)、颜色、状态、结构、性质(溶解性、导电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挥发性、腐蚀性等等)单质物质化合物物质混合物纯净物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且彼此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混合物一般组成不定,故没有固定熔沸点。如 、 、 2.纯净物仅由一种物质组成。3.单质 。单质又可分为

8、和 两大类。4.化合物 .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从不同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再分类(1)从结构角度化合物分为 化合物和 化合物。(2)从导电性角度电解质化合物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作用,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能导电。【课堂练习】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氯化钠 氢氧化钾 硫酸锌 氯化氢 氢氧化钡 硫酸 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多数有机物等属于非电解质。注意: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部分非电解质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仍能导电。如:CO2、SO3、NH3等。强电解质:在水溶

9、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仅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只有很少部分发生电离,大部分仍以分子形态存在。而且其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写电离方程式时,要用可逆符号“”。 弱酸、弱碱、少数盐以及H2O、H2O2属于弱电解质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纯硫酸 KClO3晶体 水银 盐酸 氯化氢 干冰 酒精 铜 熔融的氯化钠 烧碱(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醋酸 碳酸 (3)从组成和性质角度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等等,且每类物质还可再分类。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CuO、Fe2O3、CaO非金属氧化物:CO、CO2、P2O5按组成元素分为按性质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