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0027777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何克抗的(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13年11月11日,2013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一、本届参赛作品在设计理念上的新突破 二、评审组专家对改进大赛工作的几点 建议 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从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中学习什么?,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一、本届参赛作品在设计理念上的新突破 进入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决赛的作品有470个(理科组69个;工科组136个;医科组45个;文科一组110个;文科二组110个)。根据各组专家们的感受,认为本届参赛作品与往年相比,在设计理念上有以下几方面的新突破: (1)从只注重

2、“资源建设”转向既重视“资源建设”又关注“教与学活动”的设计 今年的不少参赛作品既能通过多种途径、多个层次去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而且对支持“教”的活动(例如情境创设、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讲解、学习方法指导、二维三维动画演示、在线或离线辅导答疑等),以及支持自主“学”的活动(如信息导航、自主探究、扩展阅读、协作交流、自测自评等)也能给予较多的关注。这就使教学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教师”与“学生”这两个要素的地位、作用能发生较大的改变。,一、本届参赛作品在设计理念上的新突破,(2)演示型课件从只注重“展示”转向既重视“展示”更关注“多种形式交互”的设计 今年不少参赛的演示型课件不仅能从传统只注重“

3、展示”的设计,转向既重视“展示”更关注“多种形式交互”的设计;而且能从“形式交互”转向“实质交互”即概念交互、思想交互、乃至情感或灵感交互;从而在较深层次上体现了交互的本质,实现了交互的目标。 (3)不少网络课程从只关注“顺序学习”转向既重视“顺序学习”更关注“按需学习”的设计 今年不少参赛的网络课程已从传统只注重“顺序学习”的设计,转向既重视“顺序学习”更关注“按需学习”的设计这类网络课程先把学习者原来单一的系统化的顺序学习,分解为:“学习者的顺序系统学习”和“复习者的选择性、梗概性学习”以及“释疑者的跳跃性碎片学习”三种;再适当重组学习资源和系统的交互界面,从而能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和即时化需

4、求提供支持。 (4)不少参赛作品从只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转向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 今年参赛作品打破了历年来由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一统天下的局面,转而由Windows系统、Android系统、以及苹果ios等多家操作系统百花齐放。与此同时,跨系统平台、支持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网络课程愈来愈多(今年参赛作品中已接近10 %),从而使对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支持日渐成为一种趋势。,二、评审组专家对改进大赛工作的 几点建议,为改进大赛工作,本届大赛评审组专家在广泛听取参会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应为老师们提供“一条龙”式培训服务 老师们觉得仅仅有技术培训是

5、不够的。应从课件(或网络课程)的选题准备、到课件(或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直至比赛时的展示方法与策略,都应当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即要提供“一条龙”式培训服务),才能使老师们对多媒体课件大赛有一个整体认识。 (2)对“课件(或网络课程)选题策略”的培训应关注以下要点 首先,要让老师们了解,通常所说的“课件”实际上可进一步细分成三个子类: 课件涉及一门课程全部内容的设计; 学件涉及一个教学单元内容的设计; 堂件涉及一个知识点内容的设计。,二、评审组专家对改进大赛工作的 几点建议,在明确上述三种课件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要帮助教师树立“小而精、勿贪大”的思想即主题不要太大,使之适合于用某一种(或某几种)

6、便于获取的技术形式来表达。要让老师明确:并非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都需要)课件来展示。 (3)在对课件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鼓励老师更多地采用“混合式”策略并要发挥团队精神 在对课件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鼓励老师更多地采用“混合式”策略即尽量采用多种工具(尽量避免只用一种工具)来设计课件,以便使素材呈现形式多样化。与此同时,为降低技术学习的成本,还希望老师们能够多采用目前流行的各种模板化课件设计工具。此外,由于大型课件(特别是网络课程)涉及海量的教学资源和多种复杂技术,工作量浩大;应倡导教师们通过团队合作方式进行设计开发,以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大大提高课件(或网络课程)的开发质量与效率。,三、进一

7、步努力的方向从美国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中学习什么?,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包括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逐渐进入到强调应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入发展阶段。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强调“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新阶段中,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最为关注的恰恰是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由于美国历来重视各种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最早倡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可见,如果就美国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

8、径与方法”领域多年来所做的研究与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较深入的回顾和梳理,将会对我国的广大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WebQuest阶段(大致从90年代中期至2003年); 第二阶段TELS阶段(大致从2003年至2008年); 第三阶段TPACK阶段(大致从2008年至今)。,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而学科教学过程涉及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关的“课内阶段”,另外两个是“课前”与“课后”阶

9、段这二者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所以从最高层次考虑,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两种,即按照所涉及教学阶段来划分的“课内整合模式”与“课外整合模式”两种。 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课前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 从美国在整个90年代(包括21世纪初的头几年)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上看,确实可以看到上述主流观念所起的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教学模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Just-in-Time Teaching(适时教学模式,简称Ji

10、TT)、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l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等等。,1第一阶段最具影响力的“整合”模式 WebQuest,其中JiTT主要应用于课前与课后教师利用JiTT这种模式在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以及预习要求,事先通过网络发布,使学生在上课前能作好充分准备,并要求学生将预习情况与存在问题在上课前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方法及进度;JiTT模式还要求教师布置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课

11、后进行网上探究。 从本质上看,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和WebQuest一样都是属于基于网络探究的同一类模式。这类模式都是选择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某个实际问题作为探究主题而展开,往往是多个学科的交叉,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或是一个学科内若干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小组合作探究,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外活动时间,所以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实际上可以看成是WebQuest模式的三个子类,而且都属于“课外整合模式” 。 可见,在整个90年代(包括 21 世纪的头几年)美国实施的主要整合模式实际上只有“WebQuest”和“JiTT”

12、两种;而在教学应用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则是“WebQuest”模式。 在2003年12月由“Teaching &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中,无一例外都属于WebQuest模式,就是有力的证明。,1第一阶段最具影响力的“整合”模式 WebQuest,WebQuest创始人伯尼道奇等人为WebQuest给出的定义是: 一种以探究为取向、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来开展课程单元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习者交互过程所使用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都是从因特网上获得; 在这类课程单元中,呈现给学生的是特定的情景或某个项目,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网上的信息资源,要求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综

13、合来找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了便于开展这种教学活动 WebQuest 还为教师提供了固定的设计模板和有关规则及指导,因而操作性强,易于实施。 由以上定义可见,WebQuest的内涵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WebQuest的主题是“需要创造性地解决的问题或是需要完成的项目”,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任务; 第二,在WebQuest这类活动中,“学生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所以WebQuest能有效激发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积极性(这也是WebQuest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三,由于WebQuest为教师提供了有固定结构的教学设计模板和有关规则及指导(相当于为一线教师搭建了便于

14、实施这种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脚手架,从而使广大教师易于掌握、易于操作。,2关于 WebQuest 模式的内函及实施,伯尼道奇认为WebQuest的实施应包含下面七个步骤: 设计一个合适的课程单元(与课程标准一致、能有效地利用网络)。 提出一个能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任务,即探究的主题,这是WebQuest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它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基础)。 开始网页设计(为便于教师进行设计网页,自1995年开始WebQuest即向广大教师提供设计模板。这种设计模板具有以下特点:包含WebQuest的基本结构;模板的每一部分都给出帮助你设计WebQuest的具体策略

15、)。 完成评价(在评价环节中,教师应给出评价指标)。 设计学习活动过程。 以文字形式记下所有活动内容。 检查并改进。 除了伯尼道奇提出的、包含上述七个步骤的WebQuest模式以外,在多年推广应用 WebQuest 的过程中,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实施步骤略有不同的 WebQuest 模式(例如,包含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总结等六个步骤的WebQuest模式,以及包含引言、任务、过程、评价、结论等五个环节的WebQuest模式)。,2关于 WebQuest 模式的内涵及实施,本阶段主要特征是:“整合”模式,逐渐从原来全球一边倒地只推崇WebQuest这类课外整合模式,过渡到开始关注课内整合模

16、式。 第二阶段之所以强调应从2003年前后开始,是因为在2003年秋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一项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项目“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简称 TELS 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要通过理科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培训、评估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四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来促进信息技术与理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理科学习成绩,最终达到“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的目的。 为满足中学理科教学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教学的整合,TELS项目共形成有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18个中学理科主题课程模块(初中和高中各 9 个主题模块)TELS项目的课程模块之所以设计成若干个主题,其目的就是想把类似WebQuest的、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以便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课内整合”。 该项目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并通过实际测试结果证实,在理解复杂科学概念方面,参与T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