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素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658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线段》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线段》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线段》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线段》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线段》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线段》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线段》素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认识线段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教材简析:认识线段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放置在桌面上弯曲的线和捏着两端拉直的线,通过拉直的线的观察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建立线段的模型。再通过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边线,沿直尺边画线段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材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练习安排了判断线段、数线段以及按指定要求画线段,强化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2.过程与方

2、法:让学生经历线段特征的产生过程,习得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描述,获得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使学生描述线段的基本特征,比较熟练地画出线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直尺、长方形纸等。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师:孩子们,平时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参加过哪些体育活动呀?生:跑步、跳远、跳绳师:看来二(1)班的孩子们都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是啊,经常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呢!这儿有一群孩子,瞧,他们在参加什么活动呢

3、?(电脑呈现)生:跳绳、跳橡皮筋、拔河、玩悠悠球。师:观察得真仔细!这些活动都用到了什么?生:线。师:孩子们,如果要给这些线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生:直的一类,弯的一类。师:非常棒。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的绳子或者是线都有这两种情况。瞧,这是什么?(一根短毛线)生:毛线。师:是的,它是从织过的毛衣中拆下来的一段毛线,现在它是什么 样子的?生:弯弯的。师:能把它变直吗?谁来试一试?师:孩子们瞧,这位小朋友一只手捏住毛线的这一头,另一只手捏住毛线的另一头,现在毛线变直了吗?生:没有。师:要想变直怎么办?生:用力拉,就变直了。师:是的,我们用手捏住毛线的两头,用力拉,毛线就变直了,这 时,两手

4、之间直直的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师:孩子们还想拉吗?老师这儿还有一根毛线,(长毛线)你能用它也拉出一条线段吗?生:这根毛线太长了,胳膊不够长,拉不过来。师:胳膊不够长,我们不一定要把整条毛线都拉成线段呀!可以怎样拉呢?生:可以拉其中的一段。师:是的,请你来拉一拉(一生拉)。现在哪里可以看成线段?生:两手间的一段。师:两手之外多余的部分是线段吗?生:不是,因为它不直。师:看来线段一定要是什么样的?生:直直的。师:孩子们,两手捏住的这两头也有个名字,它叫端点(板书后齐读)。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呢?谁能上来指一指。生:两个。师:对了,线段的这儿和这儿就

5、是端点,表示从这儿开始到这儿结束(用手示意)。【评析:通过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情境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课始趣生之效。从学生熟悉的毛线入手,让学生反复感受毛线的由曲到直的变化,意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步领悟线段的基本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二、自主探究 构建新知1.认线段师:还想再拉吗?袁老师就给二(1)班每位小朋友一次机会。拿出学具袋里的毛线,用这一根毛线拉出一条线段。变换位置问:这样还是线段吗?师:孩子们,现在把小眼睛闭上,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用一根毛线拉出一条线段的。用手比划比划。师:现在你能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吗?生:直的,有两个端点。(教师板书)2.画

6、线段师:孩子们,现在我们都知道线段是什么样的了,想把线段画下来吗?学生自主画线段,集体反馈。师:到底该怎样画线段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画的过程)师:孩子们,刚才你画线段时借助什么来画的?生:直尺。师:除了可以利用直尺来画线段,还可以利用什么来画?生:书。师:书的哪儿?生:书边。师:为什么可以用书边画呢?生:因为书边是直的。3.找线段师:看来在生活中只要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就可以用它来画线段。你能找一找这些物体的边吗?生1:黑板的上边。生2;课桌的边。4.折线段师:孩子们,这张长方形纸上有线段吗?你能看到几条?生:4条师:你们能看到4条,可袁老师现在能在这张纸上再变出1条。想知道在哪吗?师:

7、看仔细喽,变!在哪呢?知道这第5条线段是怎样变出来的吗?生:折的。师:真聪明!你能折出一条比老师折的还要长的线段吗?学生自主折线段,并加以反馈。师:看来线段有的短,有的长。【评析:通过认线段、画线段、找线段、折线段等多种有效数学活动,逐步丰富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深化对线段的理解。】三、巩固练习 强化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师:线段的样子你记住了吗?如果老师给你一些图形你能一眼认出线段吗?师:老师觉得二(1)班的孩子们今天表现的真棒,袁老师很开心,有一个礼物要送给全班小朋友,瞧,这个礼物是不是很特别,它是由我们学过的图形组成的,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8、呢?师:看来几边形就由几条线段围成。3.师:孩子们的表现太棒了,都吸引来了小狗和它的好朋友小猫。瞧,小狗到小猫家有几条路?生:三条。师:哪一条路可以看作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线段呢?小狗和小猫的家可以看作这条线段的什么?(两个端点)师:两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如果再增加一个点,每两点相连, 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呢?4.师:那四个点呢?【评析:设置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通过连线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初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5.欣赏。师:孩子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线段,瞧大屏幕。【评析:通过欣赏含有线段的建筑,回归

9、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品味线段的图形美,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四、总结评价 升华新知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请完成这张自我评价单。【总评】1.注重创设有效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跳绳、拔河、玩悠悠球等体育活动情境,巧妙地引入“线”,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练习中,又将习题融于动物之家、拼图礼物的情境之中,增强了趣味性;课末设置了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情境,更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2.注重动手操作体验。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活动中,着力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线段的基本特征,同时通过找身边物体的边线,画线段等有效数学活动,让学生

10、自主探索、自我感悟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灵智,感受了数学的魅力。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熟习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充满亲切感。本节课在认识线段这一抽象概念时,选取了“毛线”这一实物作为学生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反复体验和理解线段的特征。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让学生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4.注重发展数学思考。比较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导入时,通过让学生对“线”的形状进行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曲直的对比,从而认识了曲和直两种不同的形态,为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作了铺垫;在巩固练习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连接线段,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