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481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蝈蝈》教学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2、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教学难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文章内

2、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走进了今天的课堂。能不能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各种小动物、昆虫的鸣叫声)这些昆虫隐藏在茂盛的草丛里、浓密的树叶里,欢快地歌唱。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小昆虫呢?看来,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去拜访这些朋友中的一位绿色蝈蝈。(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1、字词交流。2、请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情况交流一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

3、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整部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一版再版,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更有趣味,更有意义。达尔文评价说: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还被法国文学界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推荐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是当之无愧的。)3、谁能介绍一下绿色蝈蝈?(身体呈绿色或褐色,腹部较大,翅膀短,四肢强壮有力,善于跳跃。

4、雄的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叫声。)三、整体感知:法布尔是怎样介绍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速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重点是写哪一方面?2、学生交流:声音特征、形体特征、食性等。形体:漂亮、苗条、匀称。叫声:喑哑、尖锐、急促、清脆、柔和。食性:喜欢吃蝉,爱吃甜食,偶尔也吃一点儿水果、青草。居住特点:和睦共居。3、小结蝈蝈在外形、叫声、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师小结:作者抓住了绿色蝈蝈的特征,详略得当地进行介绍,使我们获得了有关蝈蝈的科学知识。四、质疑探究:浏览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1、文中多次变换对蝈蝈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当蝈蝈捕

5、蝉时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的时候称“蝉的屠夫”。作者这样变换称呼,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师:你分析得真好,的确是这样。作者将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2、开头作者是怎么引出蝈蝈的?这样写的好处。(开头第一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着。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样写别具匠心,富有情趣。)3、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作为一篇科

6、学性的说明文,应当要准确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因自己的好恶进行取舍,这正是法布尔严谨的工作态度的体现。)4、为什么作者要先写蝈蝈的叫声?(先写叫声黑夜中的法布尔要确定自己身边有蝈蝈存在,首先是听到了蝈蝈的叫声,而不是看到了蝈蝈。所以,先写蝈蝈的叫声符合逻辑,使文章的走势显得自然而得体。)五、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励学生自主展示,初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1、我这里有一段描写蝈蝈叫声的文字,请跟第三段比较一下,看看你更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投影显示)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较低,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阵尖锐、急促的声音。2、

7、生结合课文分析、感悟,师生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比较,体会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3、文中其他段落也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找出来,细细品味。4、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能将绿色蝈蝈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因为他非常喜爱绿色蝈蝈。因为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他善于观察和想象。师小结:是的,他是抓住了声音、形态、食性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形象细致地介绍的。并且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倾注了对昆虫生命的满腔尊重与热爱。六、拓展延伸: 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我们的感情一定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小昆虫,而是可爱的小精灵,是我们的好朋友。就让我们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某一个特点。七、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2、师小结: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奉献了一枚枚智慧之果。建议大家课后读一读昆虫记,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