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370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三课时教案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过渡】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和特性。那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板书】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并归纳】(媒体展示)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

2、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媒体展示图1-2-6,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利用其程序和方法来探究氯气的性质。【板书】2、研究物质性质的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引述】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工业上,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氯气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时使人死亡;氯气也是大气污染物。所制取和使用氯气时要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投影】布置学生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探究活动,模

3、拟和领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基本程序;2、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3、通过氯气与铁、铜、氢气的反应实验,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4、培养学生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实验用品】1. 仪器:集气瓶 试管 水槽 坩埚钳 铁架台 胶头滴管 砂纸 2. 试剂:氯气、 铁丝 铜丝 氢气 【实验内容】一、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现象。【交流与讨论】1.你知道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吗?2.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点?【

4、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一、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一)预测氯气的性质1、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与同类物质氧气的性质进行比较) 2、你将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媒体展示上述分析和结论】 略(二)实验验证过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推断生成物实验1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铁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选做实验3在通风柜中,用坩埚钳夹注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

5、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 略(三)分析、解释及结论【交流与讨论】1、从哪些事实证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根据实验现象和推断的生成物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件展示上述现象、分析、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略(四)比较、归纳【问题思考】1、您认为还可以选择哪些物质代替铁丝、氢气与氯气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气、氢气等都是活泼非金属单质,它们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媒体展示上述分析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略)三、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能与水反应吗?【活动目的】(学生自填)1、2、 【活动用品】所需仪器(供参考:试管

6、、胶头滴管、砂纸)所需试剂(供参考:氯水、镁条、石磊溶液、红纸条 硝酸银溶液)【活动内容】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你的预测与假设:你设计的实验方案(经老师认可后方可实施):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 论实验验证氯水的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呵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交流与讨论】1、你的预测与假设、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探究的结果与预测和假设是否符合2、氯气可以使湿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麽?3、氯水中有哪些物质?它具有哪些性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问题思考】 1、在探究氯气性质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怎样

7、的? 2、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概述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特性。 【提问】根据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论氯气是否能与碱溶液反应?若能反应,请表述其产物并书写氯气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应用身边的化学】【引述】 身边的化学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次氯酸不仅能是有机色质退色,还能消灭细菌等。将氢气通入碱液(如NaOH溶液)可制得次氯酸盐(如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盐是一些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它与稀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到漂白和消毒作用。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期较短,放久了,会因分解而失去漂白与消毒功能。二氧化氯也

8、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实验证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是等质量氢气的2.65倍。不过,由于二氧化氯价格高,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氢气用于漂白和消毒。【过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人们往往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就是要涉及物质结构方面的问题,如:金属钠和氢气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与金属钠或氯气的性质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仅通过一般实验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进行有关研究。【板书】 3、化学探究过程中的模型与假说【讲述】 (1)关于模型:模型(model)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例

9、如,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经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种物体模型,而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模型则属于思维模型。 (2)关于假说:假说(hypothesis)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假说提出后需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起初就是一种假说,后来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科学理论。关于物质性质的研究知识化学研究的任务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化学研究为物质发生的各种变化寻求合理的理论解释,测定物质组成中各部分的含量,探究物质的内部结构,以及设计物质的合成方法,等等。现在,化学工作者不仅使用试管、烧杯等一般的

10、化学仪器,而且使用许多先进的仪器来进行化学研究,使化学研究水平大为提高。【小结】【练习】1、某化学实验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毒。要吸收这些尾气,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 )A.烧碱溶液 B.饱和石灰水C.自来水 D.食盐水2、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但不可以用于食品防腐。B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雾D钠在Cl2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色烟雾【检测题】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2、某生应用下图所示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_.(2)浓硫酸的作用是 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