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巧根桥》教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3578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巧根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皮巧根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巧根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巧根桥》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巧根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大家一直叫这麻桥为“皮巧根桥”。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引导点拨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们见过什么桥?(生答:见过木制的小桥、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 桥、立交桥)2.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板书课题)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桥,在此基础上再引出课题,巧设悬念这是一座什么桥,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引起学生的

2、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2.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因为文字浅显而忽略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和对课文的初读而直奔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学生的课文能读得比较熟练,但读得不正确。因此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初读课文是学生理解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的第一步。)三、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读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

3、交流解决,深刻地感悟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2.学生汇报。(1)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2)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阅读提示”提出的问题正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四、自读课文,深入感悟1.围绕“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是怎样架桥的?在书上画一画。(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喜欢叫“皮巧根桥”?2.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自学情况。3.集体交流。(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生

4、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要跳过急水河还有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在河上架桥会很方便。)指名读一读课文第1至第8自然段。读了这些自然段的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课文中写第一个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个孩子想做打鱼英雄,第三个孩子想第一个飞到月球上去,他们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实际。)(2)皮巧根是怎么做的?你画了些什么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学生读句子,教师随机出示:A、他让爷爷帮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动手砍柳树。B、现在得把柳树枝全砍掉。C、大树正好架在了河的两岸上。D、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教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概括板书:磨斧子砍柳树

5、树架在河岸上砍树枝加栏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寻样喜欢叫“皮巧根桥?”学生读1415自然段指名汇报(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重点句子去阅读思考,去合作讨论,去交流解决,去领悟表达,这样做。既是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到阅读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五、总结全文,鼓励练笔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生答: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他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他学习。)2.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以“爱心”为题,通过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学完了课文,总结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既丰富了文本解读的内涵,又激起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由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练笔写一写身边的好人好事,既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