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典题解析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7339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池》典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解池》典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解池》典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解池》典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解池》典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解池》典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池》典题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池典例解析【例1】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A、和附近 B、和附近C、和附近 D、和附近解析:此题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揉和在一起。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从概念、模型、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等方面去区分,这些知识都弄清楚了,才能顺利解答此题,达到“在应用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的效果。左图为电解池,Fe为阳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Zn为阴极,阴极反应为:2H+2e-=H2,因此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右图为原电池,Fe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

2、OH-,因此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答案:B 点评:对比是深化理解的“良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科方法。可以将有联系或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比较,如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电解池与电镀池等;也可以将形似而质异或形异而质似的习题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2】 用Pt电极电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见图示。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Cu2+X3+H+ B、H+X3+Cu2+C、X3+H+Cu2+ D、Cu2+H+X3+解析:有些学生没认真分析,就将X

3、3+与Fe3+联系起来,选择C答案。这其实是简单记忆阳离子放电顺序导致定势思维造成的结果。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象中:一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mol电子后,再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X3+不放电,故答案应为D。答案:D点评:上例充分说明理解的重要性,也强调记忆的灵活性。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理解的归宿。将记住的东西置于知识出现的背景中,并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掌握学过的知识才能事半功倍。【例3】 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Na2SO4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 mol的气体的同时,溶液中析出了b mol的结晶水合物Na2SO410

4、H2O,若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解析:考试说明要求:理解电解原理,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电 电解发生的电极反应:阳极为Cu-2eCu2+,阴极为2H+2eH2 电解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 + 2H2O = Cu(OH)2+ H2阴极逸出a molH2,水被电解了2a mol,根据溶解度知识,不难求出答案为C。 答案:C电解点评:如果将题中的铜电极换作铂电极,只改一个字,其电解的总方程式即为:2H2O=2H2+O2阴极逸出a mol H2,水被电解了a mol,其答案为D。可见因一字之差(“铜”与“铂”),答案各异。由此再次强调

5、提高审题的准确性是多么地必要。【例4】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价)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Ag):n(Hg)=2:1B、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 D、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解析:通以相等的电量即是通过相同的电子数,银和亚汞都是+1价,因此,得到的单质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也应相等;又因电解的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硝酸银的化学式为AgNO3,故硝酸亚汞的化

6、学式不可能为HgNO3,只能为Hg2(NO3)2。所以,正确选项为D。答案:D点评:有关电解的计算:通常是求电解后某产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某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溶液的pH、物质的量浓度等。运用电子守恒原理解答较好。【例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

7、aCl解析: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2H2O 2NaOH+H2+Cl2,副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则可推知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溶液,其中起消毒作用的是NaClO溶液。电解过程中阴极产生H2,结合图示,消毒液发生器的液体上部空间充满的是H2,故电源a极是负极,b为正极。所以答案为B。答案:B点评:考查综合运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氯碱工业原理和Cl2化学性质等,解决社会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数据获取新信息能力。【例6】电解食盐溶液的氯碱生产技术,已由传统

8、的隔膜法变革为离子膜法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进步,如下表所示:表1 产品液碱质量比较项目离子膜法隔膜法隔膜法NaOH%35(已有50%的报道)101230NaCl%0.002514164Na2CO3%0.02(一般不计量)1表2 能耗与蒸汽用量比较(以NaOH质量分数为50作比较基准)项 目离子膜法隔膜法电解用电 度/吨21602600蒸汽用电 度/吨80700蒸量用电 度/吨0.403.5隔膜法和离子膜法新技术中所用的膜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有条件地阻止阴、阳极电解产物相混合的多孔石棉隔膜。后者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几类氟碳树脂)组成,树脂的高分子骨架上接有能电离出H+而可与Na+等阳离子交换的离子交换

9、基团SO3H、COOH,所以是一类厚度虽仅0.l0.5mm,但一般只允许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膜中通过,更不能自由通过气体或液体的阳离子交换膜。试从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系统简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所给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溶液示意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开始电解时进入电解槽用作电解液的液体A、B的组成名称,以及电解产出气体C、D的化学式,并简述其通过电解液的循环电解,直接生产纯浓液碱的电化学原理。离子膜法电解槽的极间距,由于膜在电极间的结构紧凑而远小于隔膜法电解槽,这将如何影响能耗?(2)传统隔膜法的阴极电解碱液,它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什么只能控制得低些?(3)试对比评价本离子膜法科

10、技进步的经济、社会效益。解析:(1)在直流电场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透过、迁移进入阴极室,而不容阴极室里的阴离子透过、迁移进入阳极室。这种选择性的透过作用,使精制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室中经循环电解,通过Cl的阳极氧化和Na的迁移入阴极室而变为淡盐水;使淡碱液或纯水在阴极室中经循环电解,通过H2O(H+)的阴极还原,积累OH和Na+而变为纯烧碱浓溶液。电解槽的极间距变短,两极间的溶液电阻就减小,可相应降低电解电压而节省电能。(2)传统的隔膜法使用的石棉隔膜,并无离子膜所有阻止OH向阳极迁移的功能。当稍为提高阴极碱液的浓度时,将明显增大OH向阳极的迁移量,必首先由于Cl2和OH的反应而相应显著

11、降低该电解生产的电流效率。(3)离子膜法生产与传统的隔膜法相反,无需再为电解碱液脱盐(尽量回收NaCl)浓缩;经济效益高,生产效率高,产品烧碱纯且浓,能耗低、蒸汽省。隔膜法生产中,更因制作、使用石棉隔膜,必发生硅酸盐纤维(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有使部分操作工人患肺癌职业病的危险。可见,以电化学科学原理为核心,通过为其所开发的离子膜法电解生产的跨学科高新技术,优化了资源、能源的利用,变污染环境的生产为“清洁生产”,更有其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社会效益。答案:(1)A为饱和食盐溶液,B为淡碱液或纯水,C为Cl2,D为H2。极间距减小,可降低电解电压而节省电能。循环电解时,阳极液中的Na+,能在Cl阳极氧化成Cl2的同时,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入阴极室;阴极液中的H2O在阴极还原生成H2和OH,其中OH因受阻于阳离子交换膜而与Na+共存于阴极室,最终使阴极液成为产品纯浓液碱。(2)为减少OH向阳极的迁移量,以保持较高的电流效率。(3)详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