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0025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一、症状1、根部症状:先在须根上发病,形成红褐色圆斑,病斑相互扩大连接,逐渐深入木质部,木质部先变红褐色、褐色,最后成黑褐色至死亡。2、地上部症状:在生长季表现有:萎蔫型。叶簇萎蔫、叶片向上卷曲变形,叶小而色浅,新梢抽生困难,花蕾皱缩不开裂或坐果率极低,枝条失水,皱缩或枯死,这种类型多发生在 4 年生以上的植株。青干型。根系染病后,病势发展迅速的病株,在春季干旱、气温较高时,病株叶片骤然失水青枯,并多从叶缘向内发展或从主脉向内扩展,在病部和健部之间有明显的红晕带,严重时叶片脱落,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幼部。叶缘枯焦型。春季不干旱,病势发展缓慢。发病时叶尖及边缘枯焦

2、,但一般不落叶。枝枯型。根部腐烂与烂根相对应的大枝枯死,皮层变褐下陷,好皮与坏皮界限分明,后期坏死皮层剥离,木质部导管变褐。二、病原及侵染。园斑根腐病主要有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弯角镰刀菌引起的,它们都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腐生,只有当树体衰弱时,树体才会得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借水流传播,地下害虫,带菌的土壤,园艺工具均可带病传播。病菌多从伤口侵入,条件适宜时 3 天即可完成侵染。侵染后树体健壮不发病,而是潜伏下来,待树势衰弱或感染到一定程度,始出现症状,一般是第1 年侵染,23 年后表现出症状。三、防治措施1、合理建园。避免在果园重茬地建园,若确需建园时,则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和改良土壤,如地面

3、喷洒 100 倍五氯酚钠;地面撒施草木灰,改变土壤酸碱度,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地面撒施硫酸亚铁等。避开低洼涝湿地建园,若地下水位在 1 米以上,则应采用高垄栽植或开挖排水沟,阻止水位上升。定植前按行距开挖深度各 1 米的定植沟,每亩施有机肥5000 千克以上。2、采用脱毒苗建园。尽量选用嫁接脱毒苗建园,嫁接砧木以贝达、巨峰为好。3、改善栽培条件,实行生草栽培,适时浇水和及时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树体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结果。加强地上部病虫害的防治。4、药剂防治。发芽前及初显症状时,采用 200500 倍硫酸铜或波美 1 度石硫合剂或农抗 120 水剂 200 倍或双效灵 200 倍或多效灵 300 倍,进行灌根。灌根时,每株用 1015 千克。早春发现病树后,土施美腐克,每株 100 克撒于树盘下,深锄土壤,与土壤混匀后浇水。生长季发现病树后,立即刨出根系,并在伤口上涂菌毒清 10 倍液,或波美 3 度石硫合剂或 2%的 402 杀菌剂等。在萌芽前,对上一年发现的病株扒土晾根,即将根茎暴露在外,晒 710 天后,再用 3050 倍福美胂消毒伤口,同时地面用 100 倍五氯酚钠消毒,并施入发酵腐熟的饼肥或鸡粪后覆土浇水。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