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254087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岳麓版精练:课时检测三十四宋明理学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三十四)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9淮南期中)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解析:选C无论是日本学者的观点,还是李约瑟的观点,都指出了朱子学中蕴含着自然科学理念,故C项正确。2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A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C

2、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解析:选A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材料中“理有善恶”,因此要扬善抑恶,故A项正确;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非难以调和,故B项错误;材料中“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未涉及纲常理论,故C项错误;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而非初步完成,故D项错误。3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

3、统思想的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发展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理学的影响,B项因果倒置,故B项错误;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说明了其责任感,文学创作注重“义理”说明文学创作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不是市民阶层,故D项错误。4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A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 B农民差役负担沉重C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D政府注重扶贫济困解析:选A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成为社会的官

4、方哲学,这样一定会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不是单指农民,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表明如果寡妇能够恪守从一而终,可以免除差役,这不能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故C项错误;题干主要表明政府对寡妇从一而终的精神鼓励,不是扶贫济困,故D项错误。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解析:选A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

5、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6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A提倡节俭思想 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依法治国 D强调民本思想解析:选D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导致天下治乱的根源,与提倡节俭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朱熹认为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与批判

6、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他们的主张都与依法治国无关,故C项错误;朱熹“爱民必先于节用”和黄宗羲“万民之忧乐”,都强调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7(2018聊城一模)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解析:选A根据材料“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可知,姚文田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故A项正确,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

7、并非借古讽今,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5分)8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吾何害哉!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

8、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王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衷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 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 (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

9、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8分) (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孝悌、毋踏贪黩、吾俭”等概括其要求;第二小问,从维系家族的关系、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从教化百姓、稳定统治秩序上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概括其建议所在;第二小问,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社会现实分析。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规范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