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25221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三第十三单元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救国、建国、强国之路问题而提出的,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第28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思想的萌发与“中体西用”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而言,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狭义而言,指晚清民初欧美学术思想的传入。 史论术语填后背

2、诵林则徐探求西方知识及其抵御外侮的思想和实践,成为维新思维的先驱,为启示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起了开拓作用。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是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显著标志。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二者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有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主张,

3、反映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进一步加深,由学习技术层面过渡到制度和经济层面。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强调变法图存,促进人民觉醒,形成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前后不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等人则继续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青年杂志报刊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4、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中国必须把他们的“长技”学到手,“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有效地抵御侵略。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是()A魏源B康有为C严复 D陈独秀解析:选A“长技”学到手,“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有效地抵御侵略”,这些信息符合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A项。2梁启超认为:“欲强国必有女学今夫言治国,而必推本于学校。”严复说:“自中日议和之后

5、,忧世之人,竞言学校可以挽回颓势,转弱为强乎?”上述维新派主张()A彻底改变了近代女子的地位B有利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使中国摆脱殖民掠夺的命运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发展女学,发展教育,这些措施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故B项正确。3如图是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中的示意图。该图统计了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使用“维新”一词的数量。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师夷长技思想的开始出现B维新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C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D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解析:选CA项为鸦片战争后;B项中普遍接受的说法错误;维新的思想得以传播主要是因为甲午战

6、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的思想迅速传播,故C项正确;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与题目时间不符,D项错误。4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自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由此可以说明马建忠()A开始开眼看世界 B聚焦西方科技军备C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 D思想转向同情革命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了马建忠对西方的全面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反思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故C项正确。5杜亚泉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

7、他人之证券,既而所持证券忽失其价值,而祖宗之产业已不能回复矣。吾人精神界破产之情状,盖亦犹有生活的意义。”可见,作者主张()A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D大力吸收外来文化解析:选C材料中用证券和产业比喻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显然提倡理性对待传统的文化,故C项正确。史料一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

8、过于此。康有为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康有为把“民主”“议院”等西方政治理论渗透入传统儒学之中,借助孔子儒学否定君主专制,宣传西学。史料二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处信息反映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借助“先王”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史料三反映了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展,由可知康有为以孔子作为思想宣传的旗帜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史论形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

9、分强大,直接宣传资产阶级主张阻力很大。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史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史料三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主题二高举民主与

10、科学的大旗新文化运动史料一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教你读史史料一体现了陈独秀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的主张。由表明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坚决反对孔教。史料二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偏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由可知鲁迅推崇西方科学的作用。史料三反映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由可知十月革命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影响。史论形成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

11、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新文化运动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史料二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鲁迅呐喊自序史料三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布尔

12、什维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作用史料“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

13、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探究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需要而在中国“进门落户”的。提示背景:西学的传播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迎合: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史料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

14、选)探究史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提示史料反映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到来。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料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一个工人的宣言书探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潮流”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提示(1)含义: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全世界庶民的胜利,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2)实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命运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北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